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马尾阿婆

[版务] 峨嵋之歌(写成长篇,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闽都夜话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379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揄 发表于 2015-4-3 16:04
什么时候写的呀?

2007.10左右。当时有人写100韵泰山,我就拼上了,我就说自己要写个200韵的,结果是以行进路线为序,拼了208韵。
有事没事写写诗,练脑子健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闽都夜话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379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峨嵋的历史事件太少了,能够想到的最多的是峨嵋派,跟武侠有关。传说也很少。

点评

就按路线图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3 21:56
有事没事写写诗,练脑子健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60

主题

13万

回帖

42万

积分

副站长

揄扬诗社创始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2243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4-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阿婆 发表于 2015-4-3 21:49
2007.10左右。当时有人写100韵泰山,我就拼上了,我就说自己要写个200韵的,结果是以行进路线为序,拼了2 ...

:v:
揄扬诗社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60

主题

13万

回帖

42万

积分

副站长

揄扬诗社创始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2243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4-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阿婆 发表于 2015-4-3 21:53
峨嵋的历史事件太少了,能够想到的最多的是峨嵋派,跟武侠有关。传说也很少。 ...

就按路线图吧

点评

你觉得搞一个什么总的主题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3 21:58
揄扬诗社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闽都夜话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379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搞一个什么总的主题好?

点评

如果是路线图就山水怡情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3 21:59
有事没事写写诗,练脑子健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60

主题

13万

回帖

42万

积分

副站长

揄扬诗社创始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2243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4-3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阿婆 发表于 2015-4-3 21:58
你觉得搞一个什么总的主题好?

如果是路线图就山水怡情啦

点评

好,就山水怡情了!!!咱也这年龄了,不去搞它太麻烦的事了!!!谢帅哥啦,这个决定就踏实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4 09:45
揄扬诗社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闽都夜话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379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四女图》的传说

  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画家,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要求住在寺里,西坡寺的主持和尚收留了他。主持和尚自幼喜欢书画,天长日久,就和老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天,风和日丽,绿柳低垂,画家邀请和尚同游乐山乌尤寺。和尚笑着推辞说:“这里离乐山有几十里路,来回要一天时间,很不方便。”画家见和尚不去,便独自去了。不到半天功夫他就回来了。还带回来几张乌尤寺的画送给和尚。和尚自幼喜爱字画,心里十分高兴。同时,也感到奇怪,为什么画家不到半天就游完乌尤寺回来了?这个谜和尚一直猜不透。

  又过了几天,画家来向和尚告别、并付给食宿费用。和尚坚持不收。画家见和尚不愿收钱,猛然想起和尚喜欢画,便拿出纸笔墨砚对和尚说:“你不收钱,那我就画几张画送给你,”和尚听了,满心欢喜。不一会,画家就画好了四幅画。每一幅上都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第一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绿衣绿裙,头上披一条白色纱中的姑娘;第二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红衣红裙,头上披一条绿色纱中的姑娘;第三幅画的是一个身穿蓝衣蓝裙,头上披一条黄色纱中的姑娘;第四幅画的是一个身穿黄衣黄裙,头上披一条红色纱中的姑娘。因为古时候称美丽的姑娘叫娥眉,所以画家把四幅画题名为《娥眉四女图》。画家把画交给和尚,说:“你把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拿出来挂。”画家走后,和尚想,这样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挂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呢?于是就把这四幅画挂在了客堂里。一天,和尚从外面回来。忽然看见有四个姑娘正坐在客堂里说说笑笑哩。和尚看着这几个姑娘很面熟、又觉得很奇怪,刚才出去时并没有见到过这几个姑娘呀!就问:“你们几个姑娘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四个姑娘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这时,和尚忽然发现壁上四幅画上的美丽姑娘都不见了。原来跑出去的四个姑娘就是画上的呀!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三个姐姐跑得快点,跑到前面去了,四妹跑得慢,拉在后面。姐姐们回头一看,见四妹还在后面,就停下来等她。这时,和尚已经追上妹,抓住了她的裙角,要拖她回去。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生气地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守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仍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子,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就叫大峨山,二姐就叫二峨山,三姐就叫三峨山,四妹就叫四峨山。至今,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峨眉山高峻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赞道:“峨眉高出西极天。”在民间也流传着“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的说法。但是,峨眉山上离金顶不远的地方有两块大石头却比峨眉山更高.这两块石头形状相似,相对屹立,相距不到一丈,石壁很陡,“就象刀削的一样。据说这石头原来是一块,爬到上面就能摸到南天门,所以人们叫它“天门石”。

  天门石与枯叶蝶

  相传女蜗氏炼石补天的时候,有一块石头从炉里滚了出来。那石头从天上往下掉,一直落到峨眉山上。从此,峨眉山就有了一块又高又大的石头,直插天穹。

  在没有这块石头以前。从彩云了绕的天宫里到人间来,要出南天门,“经过大梯。天梯旁边有青鸾童儿看守,如果没有玉帝、王母的旨意,谁也别想过去。自从有了这块天门石以后,因为它上通南天门,下通峨眉山,所以想到人间就可跨出南天门,踏上天门石,不经过天梯,就能到峨眉山了。天宫里那些神兵、天将、彩女、云童,听说峨眉山风光秀丽,就时常经过天门石,愉愉跑到峨眉山来游玩。

  这天,正是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要大办蟋桃盛会,庆祝寿诞。各路神仙都要来祝寿赴宴,,王母娘娘命太白金星带着仙女们到蟠桃园去采摘蟠可桃,太白金星把仙女们招到一起清点人数时,却不见了守蟠桃园的两个仙女,一查问,才知道是从天门石私自去了峨眉山,只得回禀王母娘娘:“启禀圣母,小神奉命带众仙女前去采摘蟠,可是守桃园的两个仙女没有到。经查问,原来他们从南天门外的天门石私自下凡去了。“王母娘娘一听,十分恼怒。心想:这石头也生得古怪,不偏不斜,正好立在南天门外,替那些凡念未消,不守仙规的人,搭了一道私下凡间的便桥。此石不除,天宫不得安宁,她立即把巨灵神叫到跟前吩咐说:“今有守桃园的两个仙女,经天门石私下凡间,命你速将她们两个捉回来,不得有误。”巨灵神领命,立即驾起云头,来到峨眉山捉拿两仙女。

  却说两仙女来到峨眉山后,赏不完的奇花异草,游不完的翠谷幽泉。这天,两人正在观赏那秀美景色,忽见天上飘来一团白云,云头上站着一人,金盔金甲,手执开山大斧。两仙女走睛一看,正是巨灵神。她们知道这一定是来捉她们了,吓得慌了手脚,便急忙变成两棵烘桐树,躲在树林中。巨灵神来到山上,到处寻不见两仙女,却见在前面的一片茂密树林中,显眼地长着两棵开着白花的烘桐树。洁白的花瓣,就象仙女们腰上的飘带,在微风中摇动。巨灵神想:这么大的一片树林,为什么只有两棵烘桐树?准是两个仙女变的。他从身上掏出紫金锁,想去锁烘桐树。两仙女一见巨灵神要锁她们,知道露了马脚。又急忙变成两只画眉,展翅飞上蓝天。巨灵神想:画眉最喜欢在树林里唱歌,这两只为什么偏要飞上天空去呢?一走又是两仙女变的。他马上变成一只岩鹰,紧紧追赶画眉鸟。两仙女一“看自己的招数又被巨灵神识破了,就一面逃一面商量:这次一定要变一个巨灵神认小出的东西,才能逃脱。她们连忙从天空中飞下来,落在一堆枯枝败叶中。因为她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妙的主意,变成两只蝴蝶。蝴蝶的两个翅膀,颜色要枯黄,上有叶脉、叶蒂,两翅合拢就与树上的枯叶一模一样,落在枯枝上,是再也不破的。果然,巨灵神找遍全山,也没有找到她们。

  巨灵神找不到仙女,只好回天宫向王母娘娘复命。王母娘娘又对巨灵神说:“两仙女私下凡间,拒不回返天宫,罪恶深重。现在我命你斩断天门石,断绝她们的归路,永远不许这两个孽障再回天宫。”巨灵神领旨后,驾着云头,来到天门石旁。他手举巨斧,对着天门石顶砍去,只听一声响,山崩地裂,天门石被砍去了大半截。接着又是两斧,把巨石从当中劈开来。天石门变成了两块,当中出现了一条道路。因为天门石被斩断,两仙女再也不能回返天宫,她们就永远变成了两只枯叶蝶,飞翔在峨眉山的翠树绿叶之中。

  杜鹃花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云游和尚来峨眉山拜佛。他进寺庙后,只是叩拜,连香也不烧一柱,更不用说捐功德钱了。他上山以后,每座寺庙都要住上一两天,临走连感谢也不说一句。

  一天,他走到雷洞坪,见这里山林幽静,便穿得很整齐,用的钵盂也是银质的,象个有钱的和尚,但在菩萨面前连香也不烧一柱,有一位和尚觉得他太吝啬了,便对他说:“大师,据老衲所知,凡来朝山拜佛的和尚,都要进香,有的还捐功德钱,不知大师有何捐助?”

  云游和尚回答说:“我看这殿堂里面,什么也不缺,如果有一束束鲜花,供于佛前就好了。”

  “大师所言极是,不过我们这峨眉山上,到处是林木,特别是半山以上,天气寒冷,有花木也种不活啊。”和尚回答。

  云游和尚说:“这好办,明天早斋后,我们一道到林里去采。”

  这时正是暮春三月,春寒料峭,有的峡谷里还积雪覆盖。那位云游和尚来到寺外,口中念动真言,不一会儿,林子里便长出一种树木来,枝头上挂满了花朵,有白的,红的,黄的,紫的,如一片云彩,把山林装点得美丽而清雅。

  第二天,庙里的和尚见云游和尚不见了,也没有去找他。一个和尚出庙去挑水,忽地看到林子里有许多花树,他惊喜极了,水也不挑了,连忙摘了一大把,拿去供在佛像面前。同云游和尚交谈过的那个和尚,这才明白,原来那位云游和尚是位罗汉所化。花朵供在佛堂里,气氛肃穆庄重,和尚们就从此叫它桫椤花。

  佛光

  “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相传乐汉永平年间,在峨眉山的华严顶下面,住着一个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蒲公祖辈都是靠采药为生。全一年到头在峨眉山上到处采药,集训了宝掌峰下宝掌寺里的宝掌尚。年长月外,两人的交情慢慢好起来。蒲公采药,常去宝掌和尚庙蠕歇脚,宝掌和尚也常到蒲公家里谈古论今。

  一天,蒲公正在一个名叫云窝的地方采药,忽然听见天空中传来了音乐声音。他忙抬头一年,只见了一群人马脚踏五彩祥云,直往金顶方向飘去。其中有一人,骑了匹既不象鹿又不象马的坐骑。蒲公心想,这些人能在天上驾云,不是神也不是仙。于是跟着那片祥云,往金顶追去,想看看究竟是些啥子人。

  蒲公来到金顶,见舍身岩下云海翻卷,彩万道。在五彩光环中,有一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黄锦袈裟,骑了一匹六牙大象,头上有五彩祥光,脚下是白玉莲台。蒲公认不得是哪个,就赶着回来问宝掌和尚。刚到家里,就见宝掌和尚早已在等他。见他回来就问:“今天你到哪里采药去了?怎么一去就是半天?”蒲公把在金顶看到的事告诉了宝掌和尚。宝掌和尚一听大喜,忙说:“哎呀!那是普贤菩萨嘛!我就想见普贤,求他指引佛法,走,我们再去一趟!”说完,拉着蒲公就向金顶跑去。走到洗象池,宝掌和尚指着池旁边一片湿象蹄印说:“你看,这不是普贤菩萨骑的白象在这里洗过澡么?”说着更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金顶。宝掌和尚到舍身岩上往下看,只见岩下一片茫茫云海中,有一团七色宝光?宝掌和尚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叫做佛光。”

  这时,蒲公忽然看见光环中又出现了普贤的金身,就忙叫宝掌尚看。可是等宝掌和尚看时,光环中却只出现了自己的身影。蒲公感到很奇怪,就问宝掌和尚:“怎么光环中只出现你自己的影子?”宝掌和尚对他说“你每天采药,救人苦难,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所以感动菩萨,向你现了金身。我做的好事还不如你多,所以不能看见菩萨的金身,只能看见菩萨头上的宝光。”

  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光“。
有事没事写写诗,练脑子健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闽都夜话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379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处。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在我国的游览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丽。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
  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概 况

  峨眉山 又称“大光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中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主峰金顶的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国仙山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享有“峨眉天下秀”的赞誉。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这里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森林覆盖率达87%。峨眉山有高等植物242科,32OO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仅产于峨眉山或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就达1OO余种。此外,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已知动物2300多种。这里是研究世界生物区系等具有特殊意义问题的重要地点。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的传播、寺庙的兴建和繁荣,为峨眉山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峨眉山上寺庙林立,其中以报国寺、万年寺等“金顶八大寺庙”最为著名。

  乐山大佛 位于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始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佛座南北的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

  ◎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以其持殊的地理位置,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典型的地质地貌,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地处世界生物区系的结合和过渡地带,拥有丰宣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珍稀濒危物种繁多。近二千年来,创造和积累了以佛教为主要特征的丰富文化遗产。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科研、科普和游览观光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

  以自然风光优美、佛教文化浓郁而驰名中外的峨眉山,以其“雄、秀、神、奇”的特色,雄踞于中国名山之列并为其中姣姣者。

  (1)雄:高大的形体,雄伟的气势,引起崇高的美感。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缘平地拔起,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相对高差2600米,与五岳中最高的华山相比,仍高出1000多米,所以历代称之“高凌五岳”。峨眉主峰三峰并立,直指蓝天,气势磅礴。登临金顶,极目眺望,或群山叠叠,或云海茫茫,变幻无穷,令人心旷神怡。

  (2)秀: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种类繁多,类型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87%以上。山中峰峦叠障,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山体轮廓优美,线条流畅,景色多姿多彩。在天下各大名山中,其繁茂的植被景观,堪称第一。

  (3)神奇:峨眉山这个“普贤道场”的佛门圣地,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使它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宗教气氛之中。而神话传说,以及戏剧、诗歌、音乐、绘画、武术等的渲染与传播,使这座佛国仙山的神奇色彩更加虚幻莫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地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在中国名山中实为首届一指。峨眉山奇特的气象景观如金项的云海、日出、佛光、圣灯、朝晖、晚霞,以及雷洞烟云、洪椿晓雨、大坪霁雪、雨湘雾湘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堪为中国名山之首。

  峨眉山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给人们美的享受与熏陶,使之成为人们崇拜与讴歌的对象而名扬天下。

  峨眉山海拔3000
  多米的金顶华藏寺

  (二)峨眉山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

  峨眉山保存了从前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进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岩浆侵入与喷溢所产生的侵入岩与火山岩,为研究上地幔的深部作用过程、岩石圈的拉张破裂、地壳的动定转化,提供了典型的实例;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所产生的复杂的地壳构造变形,又为研究地壳的表层构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同时,新构造运动,在峨眉山地质构造背景上所产生的雄伟壮观,类型多样的现代地貌,为生物类群的滋生繁衍和别具一格的中—高山地生态王国的建立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背景和条件形成的有机统一的演绎整体,造就了峨眉山的美学形象、科学内涵和在世界山岳型风景区中独领风骚的特殊地位。

  (三)峨眉山具有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亚热带典型的植被类型

  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意义,特别表现在:

  (1)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

  (2)植物种类异常丰宣,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对于仅有154k平方公里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

  (3)原始和特有种十分繁多。革中特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

  (4)峨眉山的植物区系处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中国—日本亚区过渡地带.对研究世界生物系等有着重要地位。

  (四)峨眉山是动物种质的基因库

  峨眉山的动物正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而较接近东洋界的持殊地区,其特征十分显著和典型:①区系复杂、类型齐全、种类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集中分布区;①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水平、垂直分带明晰,既有东亚类群,也有南亚类群,并有高原类群;③具有“四多”的特点,即古老珍稀濒危的物种多,特有种多,模式种多,东洋区系物种多;④古老珍稀的物种有效保存至今,保留了原始的生态,是现存的较好动物基因库。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特殊的保护意义。

  峨眉山十方普贤铜像>>

  (五)峨眉山具有丰宣的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遗存

  峨眉山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早在1万年以前,这一区域内已有古代先民的活动。进入文明社会,有文献、史迹可考的人文历史已有二千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古代先民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佛教的传入,寺庙的兴建和繁荣,又使峨眉山这座雄而秀的“蜀国仙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自身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和鲜明色彩。

  寺庙的建筑艺术是峨眉山佛教文化的突出体现,它与这座“秀甲天下”的名山的自然环境与景观融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成为风景明珠。全山现有寺庙30余处(其中规模大、历史悠久的主要寺庙约十余处)。建筑赋有地方传统民居风格,装修典雅,朴实无华,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各具特色,无论选址,设计和营造都别具匠心,既有庙堂之严,又富景观之美。其技艺之高,堪称中国名山风景区寺庙建筑艺术的典范。

  峨眉山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佛教文物在中国国内其他风景名山中是罕见的,它是峨眉山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和瑰宝,其中有不少佛教文物和寺庙建筑对研究峨眉山佛教的兴盛衍变以及整个佛教史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和佐证。

  乐山大佛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山水交融。景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国家一级保护文物2处,二级保护文物4处,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城隔江相望,堪称得天独厚。景区以唐代摩崖造像——大佛为中心,有秦蜀守李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是两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中国历代名人有关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独持。文物馆藏丰富,现有藏品7226件,其中有不少是国内外罕见的稀世珍品。

  ◎文化遗产

  佛教文化雄秀神奇的峨眉山,千百年来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信众、香客、文人、学者和僧人前来游山礼佛、说法传经、赋诗作画、述文记游,创造了璀璨的峨眉山文化,闻名海内外。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T,高7.85m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在过去浸长的历史岁月中,峨眉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也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景区内现存寺庙30亲处,建筑面积约10万亲平方米,它们都各具特色,富有个性。其中的飞来殿,万年寺无梁砖殿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品.佛教文物品类繁多,其中高5.8m,7方14层,内外铸全本《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的华严铜塔、万年寺明代铜铸佛像,以及明代暹罗国王所所赠《贝叶经》等都是稀世珍宝。0眉山现有文物古迹点164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武术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传统,起源于佛门中的禅修功,吸收了道家的动功,以及军旅中的功防战技,衍生成中国武术中三大流派之一的峨眉派,流传至今。

  诗篇

  作为“佛门圣地”、“天下名山”的峨眉山,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著名诗人李白、苏东坡留下不少赞美峨眉山的诗篇,至今烩炙人口。在二峨山(古绥山)下不远处的沙湾镇,有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写下了不少峨眉的诗篇,堪称峨眉诗人,他所书写的“天下名山”题名,已成稀世珍品。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麓的凌云山栖弯峰、濒眠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佛像是8世纪初一座依山凿成的弥勒坐佛造像,建造历时90年。通高71m,坐身高59.96m,为世界最高弥勒石刻大佛。大拂背负九项山,面向三江汇流,刻工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庄严肃穆。佛座南北两壁,尚有唐代石刻造像90亲直,其中“净土变”龛、“三佛”宝堪称艺术佳品,极具艺术价值。

  乐山大佛景区内有秦离堆,汉崖墓,唐代佛、塔、寺,宋代抗元九顶城等古迹,人文景观密集,且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自然遗产

  地层地貌

  峨眉山保存了从前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化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所产生的复杂的地壳构造变形,又为研究地壳的表层构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新构造运动在峨眉山地质构造背景上所产生的雄伟壮观、类型多样的现代地貌,为生物类群的滋生繁衍和别具一格的中、高山地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先决条件。

  生物多样性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的垂直带谱,从山麓向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暗针叶林,森林覆盖率达87%。峨眉山有高等植物242科,32OO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仅产于峨眉山或首次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达1OO余种,首批被国家列为保护植物的有珙桐、桫椤、银杏、独叶草、连香树、领春木等31种。第三纪以前延续下来的、保持一定原始形状的古老种类,如木兰、木莲、木犀、含笑、万寿竹、石楠、铁杉、五味子等是与北美相对立的间断分布类群,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峨眉山的动物区系复杂,种类丰富,古老、珍稀、濒危、渐危的物种多,特有种多、模式种多,是天然的动物种质基因库。已知动物2300多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256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33种,昆虫类1000多种,鱼类6O种,小熊猫、林麝、短尾猴、苏门羚、白鹇、白腹锦鸡、灰斑角雉及胡子蛙、弹琴蛙、古叶蝶等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对研究世界生物区系等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保护意义。

  峨眉药材

  峨眉山药用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种类成分复杂,珍稀品种多,特产品种多的特点。仅据近半个世界以来的考察研究,品种已由1952年的207种增至1995年的2050种。这些药用植物分属212科,其中属双子叶植物的有129科、1225种,相对集中在双子叶纲之中。常为人们乐求的有朱砂莲 、峨眉黄连、峨三七、天麻、老鹳草、冬虫夏草、峨眉黄柏、峨参、雪胆、佛掌参等。

  四大奇观

  云海

  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峨眉山千山万壑冉冉升起,光洁厚润,无边无涯。佛家把云海称作“银色世界”。峨眉云海,是由低云组成,峰高云低,云海中浮露出许多岛屿,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白浪滔滔,这些岛屿化若浮舟,又像是“慈航普渡”。近代诗人赵朴初诗“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是这一景致的绝妙写照。

  日出

  峨眉山高立在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鸟瞰纵横千里的“天府平原”,登山观日出,视野开阔,涤荡胸襟,深悟人与自然之情。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全部的秀美身姿。北宋诗人苏东坡咏道:“秋风与作云烟意,晓日令草木姿”。

  佛光

  佛光,又称峨眉宝光。佛家称为普贤菩萨眉宇间放出的光芒。实际上,佛光是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夏天和初冬的午后,摄身岩下云层中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中央虚明如镜。观者背向偏西的阳光,有时会发现光环中出现自己的身影,举手投足,影皆随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时同址观看,观者也只能只见已影,不见旁人。谭钟岳诗云:“非云非雾起层空,异彩奇辉迥不同。试向石台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圣灯

  金顶无月的黑夜,摄身岩下有时忽见一光如萤,继而数点,渐至无数,在黑暗的山谷飘忽不定。佛家称为“圣灯”,飘浮的神灯象是“万盏明灯朝普贤”。释心诚《圣灯》诗云:“飞自峭崖东,飘来点点红。回翔分远近,掩映入空蒙。焰冷千年火,光摇半壁风。夜深人静后,挂满梵王宫。”明人尹伸《圣灯》诗亦云:“旷望不辞夜,灯从上界传。流光时渡壑,焰影欲连天。只评繁星坠,还从法力圆。迷云开暗谷,处处见金仙。”
有事没事写写诗,练脑子健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闽都夜话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379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琴蛙的传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697    更新时间:2009-4-11
  有一次,大诗人李白来游峨眉山,到了万年寺,被广浚和尚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每天都要到毗卢殿听广浚和尚弹琴,两人交情很好。李白临走时,还写了一首诗送给广浚和尚。诗是这样写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随流水,遗响人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为广浚和尚弹琴题诗的事一传出,广浚和尚的名声就愈来愈大了。许多诗人、画家来到峨眉山,都要到万年寺听广浚和尚弹琴。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地方叫做听琴台。

  有一天黄昏时候,广浚和尚象往常一样,焚起檀香,抱着绿绮弹起来。忽然看见一个身穿绿色衣裙的姑娘,倚在门外听琴。和尚感到很奇怪,就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在此听琴?”那姑娘用手掩面,笑而不答。经过和尚几次询问,她才含羞答道:“我家就在寺旁,自幼喜欢弹琴。今天是师父的琴声把我引来了。”和尚听她说会弹琴,就说:“姑娘既然喜欢弹琴,那就弹一曲吧?”姑娘害羞地说:“我的琴弹得不好,还请师父多指点。于是手拨琴弦弹了起来。从此以后,和尚每次弹琴,绿衣姑娘就来听琴,有时也带着琴来请师父指点。

  后来广浚和尚去世了,绿衣姑娘也不再来了。但是每当黄昏的时候,庙里和尚仍然听到毗卢殿后面的听琴台,有琴声传来,都感到很奇怪。有一次,当琴声悠扬的时候,和尚们就悄悄地跑到听琴台去看,只见一群青蛙正在鸣叫。叫声叮叮冬冬,好象琴弦初拨,与广浚和尚的琴声相似。大家才知道广浚和尚弹琴时,前来听琴的绿衣姑娘,就是青蛙变的。,它从广浚和尚那里学会了弹琴。和尚死后,就继续弹出优美动人的琴声。

  后来人们就给这种青蛙取名叫“弹琴蛙”。
有事没事写写诗,练脑子健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闽都夜话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379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年寺砖殿的传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220    更新时间:2009-4-11  
  在峨眉山万年寺里有一座砖殿,高近三丈,宽约二丈有余,全殿没有用一根梁柱,也没有用一片瓦,从上到下,全都是用砖砌成。殿顶象一口圆圆的铁锅盖在上面,所以大家都叫它“锅儿顶”。在锅儿顶上,还竖了一个红色宝顶。殿内有一尊二丈多高的普贤骑象铜铁佛像。佛像体态丰润,肃穆庄严。四周壁龛里,有众佛围绕,殿内穹顶,饰以飞天。为什么这座砖殿的顶与众不同呢?这事还得从修庙谈起。

  从前,峨眉山上来了师兄弟两个木匠,他们都是神匠鲁班的徒弟。手艺也是数一数二的,真是刻花花吐艳,雕凤上青天,日子一久,名声渐渐传出去了。附近的老百姓要请他们去建房;庙里的和尚,要请他们去修庙,两人从早忙到晚,活路还是做不完。

  这天,来了两个和尚找到他们说:“木匠师傅呀,替我们一人修一座庙吧?师兄弟问道:“修什么庙?”一个和尚说:“我要修一座有天下最大佛像的庙。”师兄说:“乐山凌云山上有天下最大的佛,你就修一座大佛寺吧!”另一个和尚说:“我要修一座千年不毁、万年不塌的寺庙。师弟说:“寺庙永不毁,香烟万年长。你就在这峨眉山上修座万年寺吧!”两个和尚一听木匠说得有道理,就高兴地答应了。

  和尚走了以后,两人就商量怎么修法。师弟说:“两人合伙修,好有个商量。师兄说:“一人修一座,好比比高低。”师弟说:“就依你吧。你修哪座庙?”师兄说:“我修乐山大佛寺。”师弟说:“我就修万年寺吧!”接着又问:“哪怎么个比法?”师兄说:“狗不咬的时候动工,鸡不叫的时候完工,看哪个修得又快又好?”师弟问:“从狗不咬到鸡不叫,究竟有多长时间?”师兄说:“夜深人静狗就不咬,天还未亮,鸡就不叫,晚上动工,天不亮就要完工。”  

  两人商量已定,深夜就动工了。师兄把他全身的技巧都用了出来,一刻也不停地修呀,修呀。他运来最好的石头做庙基,运来最大的木料做殿梁,修了前殿修后殿,修了僧房修斋堂,刚把庙子修好,鸡就叫了。这边师弟也使出了从师父鲁班那里学来的全副本领。他汇集了峨眉山各个寺庙的特点,设计出了万年寺雄伟壮丽的七重宝殿。他先修毗卢殿,再修七佛殿,天王殿。金刚殿,然后修接引殿,大佛殿,一气修了六重殿。最后修到第七重普贤殿时,本料和瓦都用完了,只剩下一些砖头。要等着运料吧,又怕来不及。师弟想,蹩料怕巧匠,我何不就用这些砖修一座无梁无瓦、与众不同的砖殿呢?于是,他把砖一层一层往上砌,在砖殿的下面壁上,砌了一座座壁龛,每一个壁龛里面塑了一尊佛像;又在砖殿上面,沿着殿壁,砌了三层圆形壁龛,上面塑了五百罗汉。这砖殿越砌越高,越修越巴适,眼看快盖顶完工了。这时,师弟一抬头;忽然看见东方泛出了鱼肚白,远远传来了鸡叫声。他一听鸡叫,心里就着起急来,往左右一看,真是砍竹子遇到节疤,连砖也用完了。殿顶还没有盖好,要是师兄来看见,岂不被他笑话!他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个好办法来。正在这时,忽然听见厨房里大师父劈柴烧火做饭的声音。他灵机一动,连忙跑到厨房里,提起那口做饭的大锅,爬到殿顶上一盖。哟,不大不小刚好盖严。他再用胶泥糊在锅底上,又在锅的里面刷上灰粉,画上飞天。在锅外面也刷上白灰粉,还在上面竖了一个红色宝顶。宝顶四周塑上了狮、虎、羊等神兽。

  就这样师弟用大锅盖成了一个别致的殿顶。从此万年寺无砖殿就成了现在这样上圆下方的样子。直到现在,人们还老是把那圆顶叫住“锅儿顶”哩。    唐朝时候,峨眉山万年寺有一个和尚叫做广浚,很会弹琴,他每天念完经,就焚起檀香,怀抱绿绮琴。在毗卢殿后面弹起来。,那琴声柔和时、象松涛细语;急促时,象百鸟争鸣;舒缓时,象行云流水;宏量时,又象寺钟共鸣。每当他弹琴的时候,周围树林里的山雀、毗卢殿旁边池塘里的青蛙,都停止了鸣叫,静听这悠扬的琴声。
有事没事写写诗,练脑子健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