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关于开展“我选一首诗”作品征稿活动的通知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10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诗词版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0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3-6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辉
翻香令*踏春高尔山
       高尔山位于抚顺市区北。抚顺(拥有7千余年的人类居住史和2千余年的人类文明史,汉代设郡、明朝建城)素有一水(沈水、浑河)分城、一塔(辽塔)背城之说。高尔山上的辽代八角九级密檐式古塔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可一览全市风光;古塔一侧有高句丽新城(高尔山城)遗址。乙巳年初春,余复登临于此,遣兴而记焉——
东风邀我踏春山,雪融野径曙光寒。重游处,青犹浅,露未干、叠岭淡疏烟。
切云辽塔入鹏天,故城斜垒辨残垣。景依旧,人烟换,醉凭栏、谁与话当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3-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5-3-6 21:26 编辑

【李石原作】

百濯香残恨未消。万绪千丝,莲藕芭蕉。临岐犹自说前时,轻翦乌云解翠翘。  雨意重来风已飘。南陌行人折柳桥。此间无计可留连,枕上今宵,马上明朝。

【文乾敏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闺情词。

上阕,起句“百濯香残恨未消”,运用比兴手法。晋代王嘉《拾遗记》载:“(孙亮)为四人合四气香,殊方异国所出。凡经践蹑、宴息之处,香气沾衣,历年弥盛,百浣不歇,因名曰'百濯香’。”刚聚首,却又要远行;香气尚存,遗憾却涌上心头。正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久久的离别不得而见,刚刚相见马上又是别离,分离的痛苦不堪言语。于是,“万绪千丝”,想说的话儿太多太多,却不知从何说起。“莲藕芭蕉”,两个相爱的人,感情就像莲藕丝丝牵挂着,莲在水上,藕在水中,相依相偎。“芭蕉”以芭蕉两字,形容人之愁情,前面写似莲藕一样缠绵感情,后面忽然出现芭蕉,更加突出人之忧愁。宋词中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说,广东音乐中有著名的曲子《雨打芭蕉》。在古典诗词中,“芭蕉”这个意象与“杨柳”“南浦”“西楼”等等一样,也具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含义。

“临岐犹自说前时”,岐:山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临岐”,亦作“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用为赠别之辞。即将分别,俩人还在回忆从前相聚时的欢悦。两情相悦,谁愿意分别?但因为客观的原因,却又不得不别,这就是成人世界的无奈。所以,“轻翦乌云解翠翘”,先把首饰解下来,轻轻地为“她”修剪那乌云一样的秀发。“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唐韦应物 《长安道》诗:“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古代人不剪头发,但在特定的日子会修剪。这一句,表现出二人感情之深。

下阕,离别总是痛苦的。“雨意重来风已飘”,雨又开始下了,风已飘起来,这里是双重意思,一方面写下雨了,使即将离别的心情更加沉重;一方面前方有事,不得不离开的伤感情怀。这是以风雨之浓,衬托别愁之重。“南陌行人折柳桥”,古代人们走到桥头分别,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这里,词人仿佛走到桥头,心中情难尽,内心之伤怀,似那柳树离恨条条。“此间无计可留连”此地没有办法可以留下,不忍离去却又无计可施啊。“枕上今宵,马上明朝”,只有今夜短暂的团聚,明早就要骑马远行。“枕上今宵,马上明朝”,是对仗,形容相聚的时间很短暂,今夜过了明朝就是分别。语句巧妙,形象深刻,一种压抑的情感在心中,一种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婉转地隐藏着内心的深沉与缠绵。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而又凄美的词,从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修养与文采非凡。描写两个人的爱情心理,在相聚既是分别,经历多少相思之苦,刚刚相聚却马上又要分别,内心的痛苦,灵魂的煎熬,可谓相思比痛多一寸。

结句“枕上今宵,马上明朝”,读来感觉很精警,细品确实很有味道。相聚之欢,分别之苦,似乎有切肤之痛。




【李石简介:李石(1108-1181),字知几,号方舟,四川资中人。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辛未)进士,任太学录。绍兴二十九年(1160年己卯),因资中同乡、状元赵逵之荐,任太学博士;后外任成都学官,升任黎州知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北)。宋孝宗赵昚乾道年间(1165—1173),召为回到京城,任职都官郎中。后外任眉州知州,再担任成都路转运判官。卒于宋孝宗赵昚淳熙八年(1181年辛丑)以后,享年74岁。蜀人号为“方舟先生”。】


:李石作品选自《四库全书》集部《方舟集》卷一,曾令琪点校。李石原作与本文,均录入曾令琪、顾建德主编之《南宋资中籍文化名家李石研究》一书,由资中县政协出版。)




点评

本栏目只收诗词曲作品,诗评文章请发在“四海论诗”下的“评点诗词”。谢谢!  发表于 2025-3-7 15:18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2

主题

4万

回帖

1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世界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85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3-7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两会礼赞
文/萧政国(江苏)
  
三月京都春色妍,朝堂济济聚英贤。
建言献策民生接,参政筹谋国计牵。
共绘宏图开紫陌,同兴伟业谱新篇。
担当使命心如铁,跃马征程再著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8

主题

5万

回帖

17万

积分

版主

江海诗潮常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5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25-3-7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春.咏长城
李东平(济南)
铁壁横空,箭垛连云,虎啸龙腾。看烽台列阵,雄关锁钥;砖铭智慧,石勒闻名。饮马泉惊,射雕风劲,多少征衣凝血凝。斜阳里,听墙砖细语,诉说曾经。
而今再续征程,令沧海桑田起共鸣。有潜蛟探海,虹桥跨浪;星驰北斗,电掣长鲸。霞染西陲,春回北塞,万里河山画卷呈。登临处,正太平鼓震,盛世钟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光明(广东)
                     踏春
踏春峰岭乐登临,打起行囊壮我襟。
健步怡情元气振,高怀悦目古风寻。
山林寂寂入佳境,郊野悠悠诵雅吟。
自得一方清静地,禅修醒志涤尘心。
天外横空生宝鸟,游神喜降大中华。 京郊祖育先人树,豫地孙开后辈花。 无欲无忧行世界,自由自在走天涯。 高飞远去临仙境,南海明珠是我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7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副首版

紫荆风致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0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3-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景凤

〔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礼赞三八妇女节(新韵)
       职场飒爽精英,家里操劳瘦影。柔肩扛起千钧重,敢与须眉竞勇。 〔带〕相夫教子温情奉,立业兴家浩气浓。遭逢风雨自从容。没恃功,半片浩穹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2

主题

4万

回帖

1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首席版主和紫荆风致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149429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3-8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卞大琳(重庆)

七律·巾帼英雄
中华巾帼出群贤,报国持家顶半天。
自古木兰甘替战,今朝侯静技当先。
太空绕宇能奔月,航舰巡洋掌舵旋。
不让须眉多将帅,文才武励谱新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6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67407
发表于 2025-3-8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金锐(北京)

行香子·春游厦门(依苏轼(一叶舟轻)词谱)

绿染鸿山,湖泛兰船。望园中锦簇花团。天蓝日丽,柳翠莺欢。醉风儿拂,鱼儿戏,蝶儿翩。
琴声鼓浪,鹭影凌天。是谁人挥笔春篇?骑楼霓炫,环岛桥连。喜眼中城,城中画,画中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2

主题

4万

回帖

1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首席版主和紫荆风致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149429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3-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卞大琳(重庆)

七绝·三八妇女节
在家在外总优先,权利高于半个天。
汉子如今无地位,人家过节我搬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2

主题

18万

回帖

5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总版助理兼清风文苑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9480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3-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希

乙巳丽人节礼赞
岩石劲松
好春时话半边天,碧玉披霞彩蝶旋。
总捧高心谈事业,长膺重任付华年。
飞舟探月刘洋勇,教子从严孟母贤。
筑梦更兼家与国,自迎风雨续宏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