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苕溪渔隐丛话

[复制链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事诗》云:“唐德宗时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又请之,上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上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与此韩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清诗话》云:“张籍《寒食内宴》诗:‘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乃知唐清明宴,百官亦皆冷食,又至夜而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缃素杂记》云:“刘梦得《嘉话》云:‘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宋考功诗云: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尝疑此字。因读《毛诗》郑《笺》,说吹箫处云,即今卖饧人家物。《六经》惟此注中有饧字。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学常人率尔而道也。’至宋朝宋子京《寒食诗》云:‘草色引开盘马路,箫声吹暖卖饧天。’亦用郑《笺》‘吹箫卖饧’之义,然词致骚雅,胜考功远矣。余比因阅沈云卿《咏驩州不作寒食诗》云:‘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是时,沈谪驩州,故有是诗。但未见宋考功全篇耳。考其词意,似是云卿之诗。盖沈、宋同仕武后朝,故所传容有讹缪,所未详也。寒食清明,多用饧粥事。如李义山诗云:‘粥香饧白杏花天’,宋子京《途中清明》诗云:‘漠漠轻花着早桐,客瓯饧粥对禺中’。”苕溪渔隐曰:“六一居士诗云:‘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又云:‘多病正愁饧粥冷。’东坡诗云:‘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皆清明寒食诗也。”(哈哈儿录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二十四

  阳关霓裳
  东坡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迭而已,若通一首言之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一句不迭审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谷云:“《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迭,惜其声不传。余自荆州上峡入黔州,备尝山川险阻,因作前二叠,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前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后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惆怅,四海一家皆弟兄。’或各用四句入《阳关》、《小秦王》,亦可歌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清诗话》云:“欧阳公《归田录》论王建《霓裳词》‘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以不晓听风听水为恨。余尝观唐人《西域记》云:‘龟兹国王与臣庶知乐者,于大山间听风水之声,均节成音,后翻入中国,如《伊州》、《凉州》、《甘州》,皆龟兹至也。’此说近之,但不及《霓裳》耳。郑嵎《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半,会西凉府杨敬远进《婆罗门曲》,声调吻合,按之便韵,乃合二者制《霓裳羽衣曲》。’则知《霓裳》亦来自西域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宽夫《诗话》云:“《霓裳》之始,世多以白乐天所记,与刘禹锡、王建二诗不同为疑。按《明皇杂录》云:‘道士叶法善尝引上至月宫,聆天乐。上自晓音律,默记其音为《霓裳羽衣曲》。’此说虽怪,然唐人大抵如此言。元微之诗云:‘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着,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之始,自当以此为证也。郑嵎《津阳门诗》,以谓上归但记其半,会西凉府都督杨敬远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远所进作腔,此则与乐天之说符矣。但不知禹锡、建皆与此数人同时,何从复得异说也。唐有两《霓裳曲》,开成初,尉迟璋尝放古作《霓裳羽衣曲》以献,诏以曲名赐贡院为题,此自一曲也。是岁榜首李肱所试诗,即此题,其诗始言‘开元太平时,万国贺直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末言‘蓬壶事已空,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功知善继。’则亦是祖述开元遗声耳。此曲世无谱,好事者每惜之。《江表志》载周后独能按谱求之。徐常侍铉有《听霓裳送以诗》云:‘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则江南时犹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苕溪渔隐曰:“明皇游月宫事,凡见于五书。郑嵎《津阳门诗注》、《明皇杂录》、《高道传》,此三书皆云:‘叶法善引明皇游月宫,闻乐,归作《霓裳羽衣曲》。’《唐逸史》云:‘与罗公远同游。’《异人录》云:‘与申天师同游。’惟此二书为异。余尝考《高道传》,亦有《罗公远列传》,无游月宫事,则知《唐逸史》之诞无疑。若《异人录》别无以证之,未遽以为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秘 色
  《侯鲭录》云:“今之秘色磁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比见陆龟蒙《进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寒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霄盛沆瀣,(“霄”原作“宵”,今据元本校改。)共嵇中散斗逍杯。’乃知唐已有秘色,非钱氏为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13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杂记
  蔡宽夫《诗话》云:“‘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尝有人客舍壁间见此诗,莫知谁作。或云郑兵部仲贤也,然集中无有。好事者或填入乐府。仲贤当前辈未贵杜诗,独知爱尚,往往造语警拔,但体小弱,多一律,可恨耳。欧阳文忠公称其《张仆射园中》一联,以为集中少比。其诗云:‘沙暖凫鹥行哺子,蹊深桃李卧开花。’(“其诗云”下十七字原无,今据徐钞本、明钞本校补。)恐公未尝见其全编。大抵仲贤情致深婉,比当时辈流,能不专使事,而尤长于绝句。如‘一夜西风旅雁秋,背身调镞索征裘,关山落尽黄榆叶,驻马谁家唱石州。’又‘江云薄薄日斜晖,江馆萧条独掩扉,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犹作一双飞。’若此等类,须在王摩诘伯仲之间,刘禹锡、杜牧之不足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