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到中秋分外圆
赏析饶建娥女士〔中吕•朝天子〕中秋
朱梅香(江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皎皎明月徐徐上升。多少人看着它得到了喜悦;多少人看着它燃起了思念;多少人看着它触动了忧伤。中秋是一个美丽的夜晚;一个灿烂的夜晚;一个快乐的夜晚。月饼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家也是圆的。虽无法把明月揣在怀里;但可以将月饼捧在手上;还可以将亲人聚在身边。我们再来看看饶建娥女士是怎样用生花妙笔抒写中秋的。
〔中吕•朝天子〕中秋(新韵)
作者/饶建娥(江西)
远观,近观,月是嫦娥面。今宵众赏月儿圆,歌舞诗词炫。落叶归根,故乡思念,四方宾客欢。月圆,梦圆,天地人如愿。
首句:“远观,近观,月是嫦娥面。”作者将炎黄子孙对明月的迷恋、寄托、深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明月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吟诵歌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尤其是中秋之月,将千山万水隔不断人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推到了极致。才觉得明月分外亲切、和蔼、美丽。隐隐约约见嫦娥撒花,玉兔捣缽,吴刚砍桂。
“今宵众赏月儿圆,”作者眼高才能手高,任何情怀,都是在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接地气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中秋的明月,在中国人眼中就像观音菩萨,慈悲、平和、宁静,显得更大、更亮、更圆,美的语言是技术更是艺术,自然会穿透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不会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发生。
“歌舞诗词炫。”作者将中秋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其隆重不亚于过年的盛况呈现给读者。从中央到边疆;从城市到村庄;从剧院到街巷;从港澳到台胞,到处莺歌燕舞一片欢腾。每家也是灯火辉煌,喜气洋洋,爷爷吟诗一首;孙子背词一阕;奶奶设宴一席;媳妇京腔一曲;儿子月饼一桌,边吆喝边点香边祝愿:齐拜团圆月,共庆合家欢。人间多美好,不再羡神仙。
“落叶归根,故乡思念,”作者情感细腻,既画团圆的美景;也写离人的愁怀。能够团圆的是大多数人,少数别井离乡的工作人员,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深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感慨,此时此刻他们心里唯一的心愿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只要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在这万家团圆的中秋夜,谁不思念家乡;谁不思念父母;谁不思念妻儿。
“四方宾客欢。”作者笔法灵动清晰明朗,文风如山起伏跌宕,将游子与游子欢聚一堂,佳肴美酒一醉方休之场景融于笔端。同是天涯打工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的,何必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处处都是乡亲;处处都是朋友。又不争权夺利,何必独自面对,来个AA制,彼此都开心。
“月圆,梦圆,天地人如愿。”作者匠心独运,前面层层铺垫,都是为结尾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作准备,如跳高运动,先起步、助跑、加速、弹跳噌地一下画个优美孤线,来个漂亮的转身。欣逢国泰民安之世,法定节假之时;幸福美满之日。共醉团圆梦;一解相思苦。真是灯明、星明、人明、心儿明;天圆、月圆、家圆、梦儿圆。
明月生辉,生出人间浓情蜜意;桂花飘香,飘出大地繁荣昌盛;月饼牵心,牵出家人欢声笑语。中秋是一幅画;中秋是一首诗;中秋是一个故事。传说吴刚年年斫桂花树,只有到中秋这天才能砍下一片叶子,这片叶落到了饶建娥女士门口,化做一支神来之笔,她一气呵成写下〔中吕•朝天子〕中秋之曲。通过学习反复吟诵,总结以下几点写作方法。
一、练字有方
“近观,远观”“月圆,梦圆”作者练字之精准,用笔之老到可见一斑。使整首曲作瞬间鲜活起来,大为出彩。远、近二字由线条化作平面继之成为立体,多角度、全方位观察月亮,月亮真是像嫦娥一样,美得不可方物。月、梦两字,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交相辉映,绚丽多姿活色生香。天上的月亮是圆满的;心中的愿望是圆满的。可想而知万事如意,是多么的心花怒放悠然自得。
二、解忧有法
“四方宾客欢”作者深谙入乡随俗,随遇而安的处世之道。人能灵活机动,就地取材会过得轻松愉快。李白看见另一个人独自喝酒,马上凑过去,推杯换盏,到天亮,店小二告诉他,你的朋友走了,李白说不认识,一起喝喝酒而以。现在人应该也要有这种豪情,不要处处设防,划地为牢。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三、知足有乐
“天地人如愿。”作者此言一出自信满满底气十足,令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共处衣食无忧的小康社会。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在立身之处,深挖下去必有清泉。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人都有一种潜能,只要活着就可能登上更高的境界,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一个家里有一个中秋。西瓜是圆的;苹果是圆的;思念是圆的,饶建娥女士心灵手巧用〔中吕•朝天子〕中秋之曲细语柔情,把所有的圆串在一起,圆圆满满,欢欢喜喜。真是锦上添花,美仑美奂。载誉群网,好评如潮,让人们看到月到中秋分外圆的美丽景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