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104万

回帖

38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98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一路支持!携手论坛,共同出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4万

回帖

38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985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1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一路支持!携手论坛,共同出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534

回帖

9927

积分

副首版

词楼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27
发表于 2024-11-1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别出心裁能称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发表于 2024-11-1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诗论标举盛唐绝句为正声,五绝以王维、李白为标准,七绝以王昌龄、李白为标准,其共同特点是句意委婉,兴象玲珑,情韵深长,含蓄不尽。五七绝体式特征有其共性,但也有区别。前人总结二者的差异大致有几方面:一是来源不同导致格调不同,五言调古,七言调近;二是五七言绝因体制不同造成声调不同,五绝句短调促,七绝声长字纵;三是五七绝的艺术规范不同,五绝质朴真切,七绝高华风逸。这三方面大致把握了五绝和七绝的不同体调。七绝的这些特点与其起源和发展路径有关。笔者认为七绝源于西晋的北地民谣,晋宋以来文人拟作了少量七言四句体短歌,其中以一、二、四句押韵的才可称得上七绝。但梁陈时七绝虽少,却很快律化,七言律绝早于七律产生。此后在初唐一直沿着律化的道路发展,到盛唐时七绝的律化程度已经远远高于五绝,这就是七绝“调近”的基本原因。
-------------------
原来古人认为七绝以首句入韵为正格的渊源在此,往后推,竹枝以一、二、四句押韵的渊源亦在此,据此而论,刘禹锡的竹枝不仅在格式上回归了七言的本真,也在格调上回归了民歌风味的本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景灏 发表于 2024-11-18 16:55
明清诗论标举盛唐绝句为正声,五绝以王维、李白为标准,七绝以王昌龄、李白为标准,其共同特点是句意委婉, ...

刘禹锡的竹枝词除开内容上的相对拘囿,在艺术形式上应该是律化的民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发表于 2024-11-1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4-11-18 21:59
刘禹锡的竹枝词除开内容上的相对拘囿,在艺术形式上应该是律化的民歌。 ...

探源而言,只是没找到葛晓音先生所说的一、二、四句押韵的西晋的北地民谣,有点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