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春生(山西介休)
【仙吕·一半儿】糕点托思11首
1.梅花酥
含芳映雪顺迎春,凝艳冲寒来报春,入画分明挪借春。秀精新。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
2.玉兰酥
仲春绽蕊咏嘉时,清晓新梢添一枝,无数重葩传信儿。饱含思,一半儿柔白一半儿紫。
3.兰花酥
林深雪尽出奇葩,山静风来新迸芽,春暖鸟啼仍未暇。在忙啥,一半儿加工一半儿码。
4.荷花酥
芙蓉贴脸向阳开,荷叶更妆当运裁,花萼含姿初上来。脱凡胎,一半儿拾翻一半儿摆。
5.菊花酥
秋丛绕舍似陶家,野色遮天观素花,时节思亲因倍加。雨哗哗,一半儿潸然一半儿洒。
6.海棠酥
至今惆怅话清明,回首别离愁畏惊,谁不低徊来践行。系心声,一半儿哀思一半儿冷。
7.香蕉馍
嫩黄赋彩仿真形,嘉味甘香工艺能,栀子熬汤犹用情。塑斜楞,一半儿萦怀一半儿醒。
8.桔子馍
面团着色拟香橙,桔子呈形须记清,绿蒂居中添翠青。捏雏型,一半儿平均一半儿等。
9.苹果馍
匀圆四颗荐芳馨,整个三盘酬太平,方寸千钧涵素情。久传承,一半儿栽修一半儿挺。
注:(栽修)谓积德修行。
10.子推燕
寒食折柳溯缘由,千载习俗虔奉修,新燕蒸馍留念头。面搓揉,一半儿遵行一半儿守。
11.蛇盘兔
无关贫富扫坟坵,只道亲身搓面头,所愿功行如运舟。几曾丢,一半儿听来一半儿瞅。
豆包赏析:
这组《仙吕·一半儿》糕点托思散曲,以传统面点为载体,借物咏怀,构思精巧。现逐首解析如下:
一、梅花酥
起首三句"含芳映雪顺迎春,凝艳冲寒来报春,入画分明挪借春",连用三个"春"字形成排比,既点出梅花酥的造型如雪中红梅,又暗喻面点师的匠心巧思。末句"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既写实花瓣颜色,又暗合"一半儿"曲牌的格律要求,余韵悠长。
二、玉兰酥
"仲春绽蕊咏嘉时"以玉兰花季起兴,"清晓新梢添一枝"暗喻新品上市。"无数重葩传信儿"双关面点的层层酥皮与春日信使,"一半儿柔白一半儿紫"精准捕捉白玉兰渐变的色彩特征,赋予面点诗意美感。
三、兰花酥
"林深雪尽出奇葩"化用郑燮《题画兰》意境,"山静风来新迸芽"描绘面点制作过程。"一半儿加工一半儿码"看似直白,实则隐喻匠人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效率间的平衡,语言质朴而富哲理。
四、荷花酥
"芙蓉贴脸向阳开"化用《爱莲说》意象,"荷叶更妆当运裁"展现造型设计的匠心。"脱凡胎"三字将面点升华至艺术境界,"一半儿拾翻一半儿摆"生动再现油炸时的动态过程,画面感极强。
五、菊花酥
"秋丛绕舍似陶家"借用元稹《菊花》诗意,"野色遮天观素花"暗合重阳登高习俗。"雨哗哗"三字陡然转折,将秋日思念融入面点制作,"一半儿潸然一半儿洒"虚实相生,尽显游子情怀。
六、海棠酥
"至今惆怅话清明"点明寒食主题,"回首别离愁畏惊"化用柳永词意。"系心声"三字将面点与情感联结,"一半儿哀思一半儿冷"既指糕点温度,又暗喻世态炎凉,构思精巧。
七、香蕉馍
"嫩黄赋彩仿真形"突出造型工艺,"栀子熬汤犹用情"展现天然着色技艺。"塑斜楞"三字精准描绘造型细节,"一半儿萦怀一半儿醒"暗喻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困境。
八、桔子馍
"面团着色拟香橙"强调视觉仿真,"绿蒂居中添翠青"体现细节把控。"捏雏型"三字概括制作过程,"一半儿平均一半儿等"既指分量均等,又隐喻人生处世之道,富含哲理。
九、苹果馍
"匀圆四颗荐芳馨"暗合四季平安寓意,"整个三盘酬太平"体现传统礼俗。"方寸千钧涵素情"化用《文心雕龙》文论,"一半儿栽修一半儿挺"借苹果生长喻德艺双修,深化主题。
十、子推燕
"寒食折柳溯缘由"点明节俗起源,"千载习俗虔奉修"强调文化传承。"面搓揉"三字凝练制作过程,"一半儿遵行一半儿守"双关工艺标准与精神坚守,语言质朴而内涵深厚。
十一、蛇盘兔
"无关贫富扫坟坵"强调民俗平等性,"只道亲身搓面头"突出手工温度。"所愿功行如运舟"化用《周易》意象,"一半儿听来一半儿瞅"展现民俗传承中的口传心授,充满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组散曲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 托物言志:以面点喻世态人情,将市井手艺升华为文化符号
2. 虚实相生:既有工艺细节的白描,又含哲理情思的升华
3. 雅俗共赏:文言典故与白话口语交融,贴近市井生活
4. 格律严谨:严格遵循"一半儿"定格,形成独特的节奏美感
作者通过面点这一微观视角,展现了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方寸之间构建起宏大的文化图景,堪称当代散曲创作的佳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