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
在开元末年,江南的春日里,细雨如织,轻纱般笼罩着古老的芙蓉楼。王昌龄,这位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的文人,正站在楼台上,望着远方蜿蜒的江水,心中五味杂陈。今日,是他赴任江宁丞的日子,也是他送别挚友辛渐的时刻。 辛渐,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即将踏上北上的路途,回到那片繁华而遥远的长安。两人并肩而立,沉默中弥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王昌龄深知,这一别,或许便是经年。 “昌龄兄,此去江宁,望你珍重。”辛渐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眼中满是不舍。 王昌龄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辛渐,你我都知,仕途多舛,然我心如冰清玉洁,未曾有丝毫改变。你回长安后,若遇亲友问及,便言我王昌龄虽身处逆境,但一片冰心在玉壶,矢志不渝。” 说罢,他轻轻吟咏起那首即将流传千古的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中,寒雨、孤山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致,更寄托了他内心的坚韧与清白。 辛渐听后,眼眶微湿,紧紧握住王昌龄的手:“昌龄兄,你的高洁与忠诚,我必当传达给每一位故友。愿你在江宁亦能寻得心灵的归宿,他日重逢,再叙旧情。” 随着一声长啸,辛渐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雨幕之中,只留下王昌龄一人,依旧伫立在芙蓉楼上,凝视着远方。雨似乎更密了,但他的心,却因这份深情厚谊而变得更加坚定。 赴任江宁后,王昌龄虽未能立即摆脱仕途的失意,但他却以诗酒为伴,寄情山水,将满腔热血与不屈之志,化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江宁的日子里,他游历太湖,泛舟浙江,每到一处,皆以诗记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情操。 岁月流转,王昌龄的名字与他的诗篇一同被后人铭记。而他那一份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的纯净与坚持,如同那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