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画壁
在古都的一隅,旗亭高悬,酒香四溢,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坛巨匠不期而遇,共赴一场以诗会友的赊酒小酌。时值梨园盛宴,乐声悠扬,十余位梨园子弟翩然而至,为这静谧的角落添了几分热闹。三位诗人不欲打扰雅兴,悄然退至暗处,围炉而坐,静观世间繁华。 随着一曲曲名动京城的旋律响起,四位珠圆玉润的梨园佳人,身着华服,步步生莲,登台献艺。王昌龄、高适相视一笑,心中暗自较劲,决定以歌女所唱之诗为媒,一较高下。每当有诗入曲,便以指为笔,在壁上轻描淡写,记录各自荣耀。 “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首开纪录,其《芙蓉楼送辛渐》之句,借歌女之口,传唱四方。高适紧随其后,以《哭单父梁九少府》中的深情,赢得一席之地。王昌龄再下一城,两首绝句,尽显才情。 王之涣见状,虽面含笑意,心中却暗自思量。他自恃诗名远播,却未见佳作被选,遂以戏谑之语,将希望寄托于那位最为出众的双髻佳人身上,立下赌约,誓要一展风采。 终于,轮到那位佳人启唇轻唱,一曲《凉州词》响彻云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得意之色,对王昌龄、高适笑道:“二位兄台,可曾记得我们的赌约?”言罢,三人相视大笑,心中皆是畅快淋漓。 此夜,旗亭之下,不仅见证了三位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更以诗为媒,留下了一段“旗亭画壁”的佳话,让后世传颂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