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元嘉七言古诗的诗史意义

[复制链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鲍照七古章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陡起陡落,起则如黄河落天破空而来,壁立万仞,结则如悬崖勒马突然而止,斩绝有力;意脉气势的转折更是跳脱跌宕,陡折拗峭,既有驰骤排荡的气势,又有顿挫劲健的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鲍照七言诗的意脉转折顿挫跌宕,其转折或疾转或逆转,很少有平接顺转的现象,这使得他的七言诗显得棱角嶒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鲍照等人七言诗艺术表现手法创新的第三个方面: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皇帝的宫廷政变到平民百姓的生活艰辛,从身处政治漩涡的忧惧到独守空闺的哀怨,从军国大事到儿女相思,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采入”元嘉七言歌行之中,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与情感。可以说元嘉七言诗已成为一种“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的成熟诗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元嘉七言古诗艺术上走向成熟的另一标志,是它已经形成了最适合于这一诗体的文体风格,同时已有代表诗人通过这一诗体形成了最能体现自己气质个性的个人风格。这二者往往是通过一个代表诗人来实现的,就是说某一诗体的文体风格,刚好吻合某一诗人的气质个性并因而形成了他的个人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七古文体风格的特点早已形成了共识:它宜于豪迈奔放的激情,顿挫跌宕的骨力,刚健劲挺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鲍照诗歌的主导风格是豪迈、遒劲、壮丽,他的七古更是“此君意气”和诗歌风格的最佳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梁、陈和北周的七言诗创作有如下特点:首先,韵式紧承元嘉鲍照等人七言诗隔句用韵的方式,节奏也和元嘉七言诗一样多为上四下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元嘉诗人在七言诗韵式上的革新创造,梁代七言诗创作也许是另一番风貌。其次,此时七言诗句式更加整饬,鲍照七言歌行中仅有一部分是通体七言,大部分还是以七言为主而参以杂言,而这三个朝代的七言诗则大部分是通体七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唐诗人似乎还没有认识到拗峭与筋骨对于七言古诗的重要性,一直要到李杜等盛唐诗人登上诗坛,才可能完成七言古诗从“尚风容”到“尚筋骨”的艺术转变,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认到鲍照七言歌行“精金粹玉”般的艺术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4万

回帖

38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804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致谢老师。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6 17: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