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过麻版的诗,是非常用功创作的,值得我学习。从这诗中依然体会得出的,您想把您的时境、心怀隐匿在诗里,而又想表达出来,所以遣词造句就十分别致。诗中显现出您矛盾的、迟疑的,甚至是怀疑的心态,对时境不满足,又充满希望。
既然是这样,那么,这个转结就应有个突出的表现。我简单梳理下,不当地方还请见谅。
经年未弃旧衣裳,久靠寒窗暗自伤。——实写是说我穿一件衣服好多年了,都不舍得丢弃,从前后脉络上看,应该暗指是我从事某项工作(或所做的事情、或者没有去做什么)很长时间了,都没有换,所以才常常一个人靠在寒窗暗自悲伤。那是什么事情呢,下句 “欲赴青云疑断路,难辞白发似围墙。”给出了答案。可这个答案却陷入矛盾中,我想要辞去以前的工作,或者我想出去工作,去追求功名,还没出发呢,就怀疑,这条路已经断了。白发应该是说年岁很大了,年岁很大了就不会再去求取功名,多半萌生退意,这个地方表述的心态就很矛盾的。而下句又对环境有了些畏惧之心,我要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人家会说些什么的,风驰湖面皆生浪,说什么呢,就是“犬卧花丛不识香。”有身在福中不知福之意。如这句有更深的意义,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了。这时的转就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了,而整首诗出彩的地方恰又在这个地方,结句深得大家称颂。 晓我蜗居萌悔意,晨曦一束在前方。如果蜗居单说居住条件不好却不符合诗旨,如果是贫寒之意,和前面求取功名的意思又不搭调。或如“以譬人家屋小,不能容多人耳。”而成人家容不下我之意,也和前面所表述不一样的。这样结句显得突兀,或没有力量。当然,结句本身很好。
我以拙笨之力来理解麻版之作,多半自不量力。同时,说谁的孩子不好,谁的家长都不会高兴的。先做检讨,同时希望麻版雅量。本就诗的探讨和商榷,有一管见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