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兰室清风

杏花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梅吹雪 发表于 2014-8-25 19:52
治学严谨!赞!也期待方家解惑!问好常管!

俺没有批判你作品的意思哈,你用的是约定俗成,只是这个问题,的确有点绕人,语法逻辑上,又有点说不通,呵呵

点评

常管多心了。看得出您是着眼于探讨撒,也说明您是在认真对待每一首诗作,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敬重!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语法多种多样,有很多词句如从语言逻辑上理解,很难说得通。坦率来说,我也困惑!说句玩笑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19
诗歌是不通的文字,这还有假 作者:梅尧臣 (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这里不是闻到鸡啼为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15

281

主题

5496

回帖

2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20082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8-2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25 18:57
话说,这个诗词语法,有时候是有点绕。
比如说,闻鸡起舞,全称应该是“闻鸡鸣起舞”,若要省略,应该是" ...

      这里的闻鸡恐不做典解,应是指的鸡啼。应该是渲染一种宁静氛围,以别于文字里的所谓闹热与嘈杂,从而感叹今昔的不同。个见

点评

耕夫常管正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21
其实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解释得通的,就是语法里的借代 比如鲁迅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说那个“圆规”的,还记得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10
闻,作听解 鸡,作家禽解 鸡不鸣,就无法闻 所以,即使闻了鸡,还是宁静滴 因此,鸡,是无法闻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09
漫将心思付朝昏,扪腹而歌醉白云。 浊眼寻常颠倒步,何能一啸屈家吟。
发表于 2014-8-2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夫 发表于 2014-8-25 20:07
这里的闻鸡恐不做典解,应是指的鸡啼。应该是渲染一种宁静氛围,以别于文字里的所谓闹热与嘈杂,从 ...

闻,作听解
鸡,作家禽解
鸡不鸣,就无法闻
所以,即使闻了鸡,还是宁静滴
因此,鸡,是无法闻滴:D
发表于 2014-8-2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8-25 20:12 编辑
耕夫 发表于 2014-8-25 20:07
这里的闻鸡恐不做典解,应是指的鸡啼。应该是渲染一种宁静氛围,以别于文字里的所谓闹热与嘈杂,从 ...

其实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解释得通的,就是修辞里的借代
比如咱小时候语文课里,鲁迅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说那个“圆规”的,还记得不?
那种手法,是用人物的特征代表人物,这人长得像圆规,就直接用圆规借代了他
那么,鸡在这里作反借代,是用人来借代人物的特征。
额,说着有点绕口,俺都绕晕了,呵呵

281

主题

5496

回帖

2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20082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8-2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25 20:00
俺没有批判你作品的意思哈,你用的是约定俗成,只是这个问题,的确有点绕人,语法逻辑上,又有点说不通, ...

诗歌是不通的文字,这还有假
作者:梅尧臣 (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这里不是闻到鸡啼为何?

点评

正确!加十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22
是的啊,所以俺才说,这诗词语法,是有点绕人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15
漫将心思付朝昏,扪腹而歌醉白云。 浊眼寻常颠倒步,何能一啸屈家吟。
发表于 2014-8-2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夫 发表于 2014-8-25 20:15
诗歌是不通的文字,这还有假
作者:梅尧臣 (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 ...

是的啊,所以俺才说,这诗词语法,是有点绕人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25 20:00
俺没有批判你作品的意思哈,你用的是约定俗成,只是这个问题,的确有点绕人,语法逻辑上,又有点说不通, ...

常管多心了。看得出您是着眼于探讨撒,也说明您是在认真对待每一首诗作,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敬重!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语法多种多样,有很多词句如从语言逻辑上理解,很难说得通。坦率来说,我也困惑!说句玩笑话,也许"说不通的是诗句,说得通的就是大白话”呢!:Z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夫 发表于 2014-8-25 20:07
这里的闻鸡恐不做典解,应是指的鸡啼。应该是渲染一种宁静氛围,以别于文字里的所谓闹热与嘈杂,从 ...

耕夫常管正解!

点评

俺不是就你这诗说的,而是就这个诗词语法来说的 你这个诗是没错的,俺一开始就说了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25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夫 发表于 2014-8-25 20:15
诗歌是不通的文字,这还有假
作者:梅尧臣 (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 ...

正确!加十分:Z
发表于 2014-8-2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8-25 20:27 编辑

俺不是就你这诗说的,而是就这个诗词语法来说的
你这个诗是没错的,俺一开始就说了哈
若有不妥,望不介意哈

点评

诗词首先就要敢于面向大众。写诗填词之人既要有情怀,更要有胸怀,您说我会介意吗?我只会感激的!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5 20: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23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