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时人尚明 于 2016-4-17 14:36 编辑
【第三十五期练笔】请看下面这篇《诗词里的故事》:
许是我懂事儿晚的缘故吧,加之家教也严。长大后一次休假表妹才告诉我说:“哥,你知道吗?你知道当年有多少女同学喜欢你吗?” 我摇头。继而表妹搬着指头一口气数了十几个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说完大笑:“哥,你真傻。一点儿感觉也没有吗?” 我说:“真的?我怎么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呢?” 表妹把头转向夫人问道:“ 嫂子,你俩是怎么到一块儿的?” 夫人笑了笑:“我也说不清楚。上大学时,我是学生会主席,他也是学生会的干部,也没有谈过恋爱,后来就剩我俩没有对象了。分配工作后,他回部队,我到学校教书。可巧,我们学校就在他们部队附近。一次邂逅邀他去家玩儿,父亲和他们首长是战友,可巧那天父亲的老战友也去了。“我接过话茬儿道:”强媒作保,没有回旋的余地,我俩就到一块儿啦。”
接下来表妹又问:“还有呢?我说:“婚礼办得很简单。可巧的事儿又发生啦,分头儿请客那天,你嫂的干姐姐也去啦。她一见我就开始折腾起来:“好你个小石头儿,我那么喜欢你,给你写过多少封情书,也不理我。如今你和我妹到一起啦。不行!把情书还我。”我说:“哪里有什么情书哇?都是同学来往信件。” 一帮同学闹着像审贼似得,真的以为我俩有过什么事儿似得。”表妹说:“别停,接茬儿说。” 我说;“哪还有哇?以后就是过日子了呗!”表妹说:“没有啦?” 我说:“那位老姐是外科大夫,多年后我得阑尾炎,请她主刀。我躺在手术台上,她还和我闹:“不听话给你口子开大些,让我也报复你一回”。出院不久,老姐打电话说带我俩去永济游鹳雀楼,说的好好的。结果,那天人太多,把我俩扔下开车走了。回头扔一句:“让我也甩你一回!”于是就有了这篇《夕登鹳雀楼赋》,其实,我是看着老姐发回的照片和录像并查阅相关资料写的。所谓造境。至今也没告诉她。
七言排律 夕登鹳雀楼赋(新韵)
文/李连起
永济城西耀眼明,楼高翘首入云层。
依山白日送归客,逐浪黄河腾巨龙。
斗拱拾阶夸鬼斧,登临凭吊对苍穹。
摇情鹳雀凌空笑,劲舞沙鸥自在鸣。
普救寺钟催晚课,中条山色醉弥蒙。
幽思感慨寻章句,梵呗声中已忘情。
注 释:鹳雀--体型较大,喙长、腿长,形似鹤、鹭。生活在水边,以鱼、虾、蛙、蛇等为食。 鸣叫声有若老人咳且笑者是。宋 苏轼《石钟山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鹳鹤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