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二集《山水记》
为更好地呈现山水诗的意境,我们选择桂林,表达古人寄情于山水的情怀,并把诗意的生活还原到桂林山水极致的美景之中。
第三、四集《云之南》
代表着当代人新的生活理念和新的生活态度的大理,将呈现爱情及田园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新的田园生活和精神追求。
第五、六集《下江南》
江南是诗歌的兴盛之处,诗人们的诗意栖居之所。江南人文景致独有,保留着丰厚的诗歌遗产,是自古至今留下诗歌最多的地方。而南京、苏州、扬州等地能呈现出中国诗歌的厚度。
第七、八集《边塞行》
风光和边塞生活是历代诗人们歌咏不绝,思想性深刻,想象力丰富和艺术性最强的部分。立足当下,追想古人纵马边戍,长歌以行的豪迈,是选择青海进行边塞诗拍摄的初衷。
第九、十集《风雅集》
以纪录的方式对传统诗歌雅集进行纪录与解读。从传统诗歌的声律启蒙到对偶平仄的技巧;歌行体、乐府体到格律诗的渐变;诗词高峰时期文人生活方式的存在;词曲兴起到现代诗的兴盛的四个方面切入,立体解读中华诗词在历史发展情境中、不同阶段的独特美感,让观众在美丽中国的山水间,体会与理解当代中国人精神中保留的“诗意”而形成的轨迹。
《山水记》(上) (下)
这里是真正的世外之地,
一山一水是生活在这的人,心中舍不下的情怀。
行在桂林,山水有美;
生在桂林,诗是故乡。
《云之南》(上) (下)
繁华落尽,只与你青丝成灰,
岁月静好与君老,细水长流与君同。
以言表之,何其名状,
以心诉之,诗是情歌。
《下江南》(上) (下)
异乡为异客,月总故乡明,乡愁都赋诗词中,
六朝故郡,台城烟柳,怀故千年情愁。
死生虚诞,彭殇妄作,
俯仰一世,诗是寄托。
《边塞行》(上) (下)
远走边塞,不为抵达,仅仅是出发。
与诗相伴 发现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
不为遇见,只为远方,
心安此处,诗是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