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索凤山 于 2016-7-17 17:56 编辑
十六字令.枫 枫,默默无闻隐壑峰,无芳色,笑栉世尘风。 枫,秋飒霜天赤色浓,如霞彩,尽染翠林丛。 枫,树树争妍叠嶂中,泠风沐,情洒满山红。
罗贤嘉教授 点评: 该词调性明朗,节奏从容。抑扬声中透心音,诗乐刚柔起伏 之处见性情。何以见得?你看,枫于百花争艳之际,不浮不躁淡然 自守,与天时相谐与节律合拍。这,不正是隐喻和弘扬立足于人世, 得守住自身根本,不为虚名所惑不为浮利所困的操守吗。如此,枫, 作为审美对象物,方才得以进入词人视野,并赋于它载情咏志之功 能,籍此彰显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以淡泊致远为归依的人生观。 如此解读,也就可领悟到该词首句的意涵是什么了。词人所要表达 的是:如果个人修为能象枫那样,耐得住默默无闻的隐,虽暂无芳 色但秀在内里,从容面对人世间的荣辱沉浮,便终能达到“笑栉世 尘风”的澄明自在境界。 此小令第二句,主要是描写和礼赞枫的丰姿风采。词人用“霜 天”喻艰困的生存环境,用“霞影、翠林”喻盎然的自然景象。通 过两组反差极大的意象对比,衬托出枫在严酷生存环境下,不仅没 有萎靡凋败,反而英姿焕发,以遍体霞彩和绚烂如虹的风采,迎风 斗霜傲然挺立。这是在写枫,更是在喻人事,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第三句的诗性意涵,与上句有共同之处,但并不显得重复多余。 “情洒满山红’此句一出,整篇词作意蕴顿时豁然腾升。从多少还 得借枫喻人喻事的格局中脱颖而出,升华到一种全新的高度,那就 是只有人才具有的“情怀”的高度。 如果说,“如霞影,尽染翠林丛”还仅仅是在抒写枫的风采,作 者是在借景抒情,那么“寒风劲,情洒万山红”已不仅仅是停留在抒情 层面,而是在礼赞颂扬一种大爱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堪称佳作,无论情韵,无论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