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看下面九州诗词学校的对《喝火令》词牌的教学讲义片断。我个人觉得讲得很好,很有启发。
喝火令
始见《山谷词》。六十五字,前片三平韵,后片四平韵。
【定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这个是现代人改良过的,比唐宋词格律稍微宽松些。因为词谱以这个为范本,我们也就只好严格遵照这个格式来填。这首的上下片开篇是两个对偶的律句,既是律句,就要遵照律句的格律。要对仗,看看黄庭坚的,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对仗,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下片对的不是很工,但能看出,是对仗句。昨夜==重题,这是按照自身词性对的,都是偏正词组,灯前、汉上,这个应算很工,所以,向前辈学习,可以对的不工些。词牌又一亮点,就是这个下阕的摊破: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
这样的句子,是不是有点类似我们现代文学常用的排比句。这样不仅增加诗词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让情感步步升华,若把这几句掌握好,那样填出的词定会亮人眼的。但这个摊破的中间,有个玄机,并非是随意填的,喝火令的最大难度也就在这里。中间再说一句,这个晓也雁行低度,行字读航音,这句意思指雁阵低空飞行,正是这个雁行低度,才和这个结句不会寄芳音。有了紧密结合。下来讲讲这个摊破的玄机在哪里。如黄词下片“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可缩为“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就是把摊破的叠词去掉,和上片的“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对应。这个其实难度相当大的,现代人几乎不用了。所以因为太束缚,就不必去遵循这一条。不过,能按照这样写,作品也定将出彩。现在可见,格律不会影响作品质量,反而会给作品增色。到了明朝以后,特别是清朝,宋词又迎来了一个兴盛时期。明以后,出现了大量优秀词作,其中不乏喝火令,格律也被翻新出了很多的花样。转来几首咱们欣赏:喝火令. 偶 忆
〔明〕陈维崧
架上红鹦鹉,帘边玉辟邪。兜娘懒上卓金车,倭堕一窝浓绿未成鸦。
娆我吹春笛,邀人斗夜茶。如今庭院隔天涯。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
清人的词很讲究形式美,对仗那是相当的工稳,无可挑剔,结句处做了大胆改革,读起来很美。三处摊破,改成了两处。
喝火令 〔清〕吴蔚光
画阁层层上,雕阑曲曲连。也无云片也无烟,只有匣中鸾镜,挂在碧罗天。
香篆心同结,茶膏手自煎。莲花漏紧且无眠。笑说今宵,明月十分圆。笑说今年明月,犹有一回圆。
笑说今宵,明月十分圆。笑说今年明月,犹有一回圆。看看这个结句,已经浑然成一体,很顺畅。其实,诗词顺畅的秘诀就在句意不中断上面,句间联系紧密,读起来就会顺畅。
喝火令 〔清〕龚元凯
积雨菭如梦,当风柳未丝。黄鹂三请怯褰帷。为道咽寒铜笛,声涩不堪吹。 风信番番误,年光故故催。好春已过杏花期。可奈新花,不上旧年枝。可奈旧年枝上,又到落花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