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1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宜作为挡箭牌——答王春香先生

[复制链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发表于 2016-9-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代天骄 于 2016-9-1 15:45 编辑

【背景】
在“丙申年七月贺左中书协成立八周年 (平水韵)”主帖下,笔者与楼主王春香先生屏间交流说: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楼主好像做过一段新韵部落首版。诚如是,则尊驾今来本版发个平水实在有点不合时宜。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得有人能按所标注的诗韵读得出听得懂才作数滴。作为全国性的诗韵,尤应如此。
依某之见,这首其实就是一首新声韵嘛。若将“八年”看成专有名词,此处出律其实无妨;既然诗题已然言明“八周年”,那么此处改用“累年”、“数年”之类也未尝不可,这样不就合律了吗?当然,也完全可以将首联对句重新组织,干脆不提八年事。
总之,楼主以前新韵部落首版身份在此标注平水韵实在令人费解。”
王春香先生答曰:
“谁的马甲?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宜作为挡箭牌——答王春香先生
王春香先生好!
先生如此回复端的有趣,不过多少还是有些感到遗憾。谁的马甲不重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作为挡箭牌才重要。鉴于在前帖中已然交流不少,如果您只是一般诗友,那我大可不必多此一举,如果您只是一般版主,我也无意添此蛇足,可您毕竟曾经做过新韵部落首版,那就得简单掰扯一下了。
业内有个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所谓方针,其实不过挡箭牌而已,双轨并行违背基本韵理姑且不论,倡今知古也远未落到实处。新韵阵营对此诟病多多,料想先生应该清楚。在下真的不愿看到新韵同仁诸如此类的不经意引来旧韵阵营诟病,为新韵大局计,有关新韵论坛和新韵版块的主事者理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一种使命感、紧迫感才是。
韵乃声韵,斯为基本韵理。声韵声韵,没有声哪有韵?从这个意义上说,并非在诗作中用了一个或几个入声字便是采用平水韵了,得有人能按平水韵所基于的语音系统读得出听得懂方可作数。平水韵语音系统基于中古读书音,那是曾经活跃于彼时读书人和官场人士舌间耳畔的活的声韵,而今却只剩一张纸面上的平水韵表了。我坚信,不仅尊驾读不出听不懂,这个世界上其实也没人能够读得出听得懂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与王力先生齐名的古音韵大家郑张尚芳先生曾经有过专门研究,结论是中古读书音已然无法确切可读。当然可以通过构拟尽量还原,但构拟出来的中古音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其实谁也说不清楚,毕竟死无对证嘛。享誉世界汉学界的著名古音乐学家尚且如此,一般诗者就更是力所不逮了。也曾有诗友以百万重金公开悬赏平水韵大师,迄今无人应征,这是悬赏原帖:
【特别说明】绝非戏言。韵乃声韵一言九鼎,愿以人格担保兑现。
悬赏启事
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由此可见,时下确实无人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了。尽管我也像许多朋友一样感到十分遗憾,可是严酷的现实在那儿明摆着,奈何?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下所谓新声旧韵之争的实质其实是有声与无声之争。唐诗是曾经能读能诵能吟能唱的,时人再怎么不济,当代近体诗或曰格律诗总该读一读吧,否则又如何体现其有别于其它诗体的独到音乐美呢?
这里显然有个韵观问题。一些旧韵朋友的确不谙基本韵理,曾有不只一位首版级别的资深旧韵诗友就亲口说过:平水韵不过是供圈内人玩的。毋庸讳言,新韵诗友中旨在玩乐者也大有人在。就一般诗词爱好者而言,这些都无可厚非,总比搓麻将之类强得多嘛。但是,版主以上尤其是首版以上级别的诗友则不宜作如是观,须知,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如果大家为诗填词都是为了玩,那振兴诗词岂不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又怎对得起诗人这一神圣的称谓呢?
借此机会,也衷心希望真正有志于为诗的所有新韵同仁立足再高一点,眼界再开一点,心胸再大一点,并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新韵诗者和新韵诗词形象,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大处不可糊涂,小处不可随便,而一旦有机会面临着仁德时,却又当仁不让于师。窃以为,卸任、在任、拟任版主以上级别的诗友尤当如此。
如您所知,现在整个新韵阵营团队意识欠佳,有如一盘散沙,新韵组织和新韵诗者数量固然不少,却因长期难于进行有效沟通,一直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由于新韵资源尚未进行有机整合,未能形成有效合力,难免被各个击破。此等教训已然不少,无须赘述。也正因此,在下才班门弄斧,不揣冒昧地拉杂了这么多。未知先生以为然否?以上所及如有不当之处,欢迎王先生并众位诗友不吝指教。谢谢大家!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这王春香先生来头还不小呢,否则怎么没人敢于临帖点评呀?

点评

No!吟者的帖子谁稀罕看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说明】绝非戏言。韵乃声韵一言九鼎,愿以人格担保兑现。
悬赏启事
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这则启事绝非在下杜撰的,确有其事。

点评

又来了!忘了你因此被关禁闭的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 11:32
No!吟者的帖子谁稀罕看呀!

恐怕是出于害臊而不敢看吧?
中诗词新韵部落常管楼闲翁先生摘引了这段:“韵乃声韵,斯为基本韵理。声韵声韵,没有声哪有韵?从这个意义上说,并非在诗作中用了一个或几个入声字便是采用平水韵了,得有人能按平水韵所基于的语音系统读得出听得懂方可作数。平水韵语音系统基于中古读书音,那是曾经活跃于彼时读书人和官场人士舌间耳畔的活的声韵,而今却只剩一张纸面上的平水韵表了。我坚信,不仅尊驾读不出听不懂,这个世界上其实也没人能够读得出听得懂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并点评道:“说得好,这就是声韵改革的最大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 11:34
又来了!忘了你因此被关禁闭的事了?

你是在说吟者等人吧?
好好看看清楚再发言不迟,某乃一代天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1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1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风流,文辞精炼!优美流畅!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1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逸思飘、音韵自成、气畅志远,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