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毳毳

《南乡子 秋思》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毳毳这首【南乡子 /秋思】,语句委婉,意境清幽。妥帖自然,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而情感真挚动人。

点评

先生好,感谢临评拙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4 21:05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词是写秋思的,各种情景均古已有之,题材也早已被文人们描写尽致,在作者笔端却自有一番滋味,除了作者用心而作,有感而发,巧妙的组合和精心构思外,选择了“细雨湿流光”体的【南乡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笔如刀锋 于 2016-11-22 17:39 编辑

首句的“风寂水轻流”,虽然只有五个字,却语淡意浓。如果说断桥边无人欣赏的梅花独自愁时还有风和雨,那么作者的环境寂的风都没有,那是一个怎样的孤苦。

点评

您细腻的表达,让我如同自己在照镜子,了解读者的感受,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4 21:08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露凝寒雾不休“则是以具象表现抽象的妙句,无限的情思犹如迷雾, 过往的故事恰似朝露,隐隐约约浮现在茫茫烟波里。

点评

景即是情,确实起到了通感的效果,我很高兴。 感谢您的解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4 21:09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剪黄花当此季“,是对往昔惬意生活的隐喻性表露。语意双关,极有意蕴。此句并非即景,而是抒情,睹物生思。在这个季节回忆起昔日黄花,才有了”素秋“半掩的欢愉”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幽,包含着令人遐想的丰富内容,是一种委婉的诗意的表述。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反差,颇具感染力。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松鬓惹人羞。不会是白发三千丈吧?还是为晨起懒梳妆找借口?如果说上阙写秋之景色,下阙则是人之常情。当然这只是笼统之分,整体作品都是情景交融,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很难分得清楚。

点评

我们在互相品读,感受彼此心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4 21:12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瘦影平添一缕柔。==倒也贴切,瘦了自然轻,轻和柔本来就是一体的。说得很轻松,听着就有些酸楚了,平添的是唤起相思独自,添了只能胖,只能减才能让影瘦了。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解对飞邀约蝶,登楼。此句是倒装,应是登楼才看到双双蝴蝶成对飞吧,也许只看到相对而飞的两只,被作者认为是在邀约罢了。依我理解,“邀约”在此不是同义,应解释为按请的定时间吧。

点评

这里是由看到双双飞舞的蝴蝶,对他们之间互相不离不弃的不解转为联想到自己,想到了自己思念的人,不禁泛起了愁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4 21:21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7768

回帖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711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层次分明,动静相间,蕴意深远,饶有余味。如此评价,似流于教条了。那么就借用一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一段话“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这首《南乡子》可当此评语。

点评

谢谢先生精细的解读,让我能知道读者的感受,了解了在别人眼中的作品阅读的效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4 21:23
无缘伟大,但愿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9-11 1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