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22

【赏析】七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注释】
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
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
【赏析】
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
.
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程度。
.
诗人是在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留得枯荷。这句一方面是为末句作铺垫(由于秋阴不散故有;由于霜飞晚留得残荷),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
.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了。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
沈义父乐府指迷》云: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此诗之结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正是以景结情,不仅景中含情,且有声有情、声情并茂,声、景、情谐和合一而收余音缭绕之致,使诗歌境象迷茫,旨义含隐深曲。
.
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网络)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传递出来。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834年),李商隐应试不中,投奔时任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第二年,崔戎调任兖州观察使,没想刚到兖州就病故了。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崔衮和李商隐也是情深义重。
.
这首诗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年)。当时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纪昀评: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秋阴不散”起“雨声”,“霜飞晚”起“留得枯荷”,此是小处,然亦见得不苟。(《玉溪生诗说》)

点评

有见解 赏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4:42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25afe6f04ag213.jpg


点评

品赏!学习!谢谢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08:39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
学习
谢谢先生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抺寒烟 发表于 2017-1-17 12:01
纪昀评: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秋阴不散”起 ...

有见解
赏学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妙妙妙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名著
谢谢先生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湿地闲鸥 发表于 2017-1-17 14:41
赏读
学习
谢谢先生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9 2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