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春风秋月

浅谈“诗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6 16:03
好文!一种是单词。如所举例都是动词,有动感,形象鲜明,满盘皆活,可见推敲之重要。还有一种是全篇最精彩 ...

附议针版。

满盘诗词骚动中。诗的“动词”活用,激活一池春水。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6 16:13
我们说一首诗分成立意,谋篇,造句,遣词,炼字。五个步骤或者部分。

诗眼基本上就是在遣词,炼字上面的细 ...

赞赏瑞版作诗五段论。

炼字看似细节,但却是功夫所在。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16 17:28
说起诗眼使我联想起龙眼。中华文化是讲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龙的前爪和后爪相当律诗的两个对子。从不在同 ...

如观版偏师借重格律体。其动静说很是。

点评

这个“偏师”是对诗门而言有点“偏”,但是从儒释道三门的角度去衡量,如观是“正师”。 如观主张摈除李白,拥戴唐太宗李世民为诗祖,这是为什么?老祖宗就是这样教的我们,以正朔观判断事非。那李白就是具备一些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0 09:23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楼主力作。


炼字(推敲),其实亦炼意。一着出手,全诗灵光。是诗的功夫所在。看似一字一词。却牵扯全篇。所以诗之佳作,一字难移。

点评

感谢点评,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0 08:29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非拼盘。易一字如坑。

点评

感谢点评,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0 08:29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20 07:19
佳作,非拼盘。易一字如坑。

感谢点评,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点评,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2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20 07:09
如观版偏师借重格律体。其动静说很是。

这个“偏师”是对诗门而言有点“偏”,但是从儒释道三门的角度去衡量,如观是“正师”。

如观主张摈除李白,拥戴唐太宗李世民为诗祖,这是为什么?老祖宗就是这样教的我们,以正朔观判断事非。那李白就是具备一些不能容忍的陋习劣迹,而李世民就是一位明君,诗文也很好,那为什么不改立他为诗祖呢?


点评

诗经以来三千多年,只有格律体为科考所用,一是推动了格律体千多年延续,但状元卷真正佳作了了;二是用韵以及诗规繁琐,许多不适应了;三是这种科考弊端逐步占了上风,不少落第者出成就,比如唐李白孟浩然有成就不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1 05: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1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2-21 05:14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2-20 09:23
这个“偏师”是对诗门而言有点“偏”,但是从儒释道三门的角度去衡量,如观是“正师”。

如观主张摈除李 ...

诗经以来三千多年,只有格律体为科考所用,一是推动了格律体千多年延续,但状元卷真正佳作了了;二是用韵以及诗规繁琐,许多不适应了;三是这种科考弊端逐步占了上风,不少落第者出成就,比如唐李白孟浩然有成就不屑科考,元代元曲元杂剧作者王实甫等、明代冯梦龙、吴敬梓、清曹雪芹、王夫之、蒲松龄等等皆不第者,多了去了。做官一条路,造成对千年中国知识界的危害。

诗经以来三千多年,诗并非只有格律体。作为诗的理论版,不能只是格律一家店,宣扬平水南宋《礼部韵略》,不能是明里暗里抵制新韵(抵制不了的)。即如国际交往翻译,能翻译平水?世界、以及中华56族,平水能成公用语?能成公用语,元曲咋不用?平仄说法只适合研究格律体,词与曲皆不适合,清《钦定词谱》本就是误导。应倡导诗、词、曲谱曲演唱,恢复其本来功能、本来面目。倡导按今音(方言亦无不可,若所谓平水适合一些方言,就让方言出面,不必打平水旗号),朗诵诗歌作品。诗本应体现真声真调音乐性。


十年前,我就说应提倡为诗作谱曲演唱,八年前就主张为今诗佳作出朗诵音碟。《涛声依旧》以及凤凰传奇的、九月奇迹的等一大批今歌,就具有当代“词”“曲”范儿。歌伴街舞,就是一种不错的诗歌文化普及。


按什么韵写格律体,是作者的创作自由。写的不出众,你自己欣赏。若被大众认可了,小众方言、大众普通话。即如私塾教学摇头晃脑唱读,也是各地方言音,诗同论语一样唱读,分什么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只是科考阅卷的需要。


我说的若认为不对,请一条一套批点,我愿求教。

点评

为诗作谱曲演唱,是好事情,邓丽君当年的那盘专辑做的就很好。歌曲从旧体诗词里面汲取影响,这个也是好事情。现在有个问题,很多文本,配合音乐的时候效果很好,独立欣赏时候差了很多。反之也有类似情况。这样的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1 13:49
儒家学说也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孔子当年游说诸侯各国,到处碰壁,反而是当时的法家学说备受推崇,秦国因此而获得成功。 但是儒家学说在汉代董仲舒后在意识形态上就基本确立了他的正统地位。儒家学说由孔子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1 13:38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2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21 05:12
诗经以来三千多年,只有格律体为科考所用,一是推动了格律体千多年延续,但状元卷真正佳作了了;二是用韵 ...

儒家学说也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孔子当年游说诸侯各国,到处碰壁,反而是当时的法家学说备受推崇,秦国因此而获得成功。

但是儒家学说在汉代董仲舒后在意识形态上就基本确立了他的正统地位。儒家学说由孔子创立,到开山收徒,最后被国家政权所采纳,成为治世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由个人意志上升为群体意志,最后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范例。同理律诗和平水韵也是如此。《切韵》的反切注音原理很符合“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用韵状况,为诗韵的最后成型奠定了基础。

《切韵》的编撰成功确立了它自隋唐之后用韵的正统地位。所以说,任何一种个人思想或是诗词体裁最后被推为正统地位,是因为他的内容或是形式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与时间的检验,并不是草率的。

当今是属于传统文化的恢复、普及阶段,首要任务是把诗词中最成熟的“产品”介绍给公众,那就是律诗的系列体裁。现在它是迫切的、要重点推广的,并不是反对发展别的体裁,待时机成熟当然是要全面发展。


点评

如观版此论有合理性,但缺一面:即如何解释民歌的源远流长?如何解释元曲的攀登高峰?这,均非官方文本。 汉独尊儒家,是看上它的愚民术、御民策等利于统治之术的那一面。但是,过则必生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分分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1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