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嶺學詩碎語20
編書向有官修和私著之分。官修在一定的意識形態下,有時是為政權服務的,那麽,取舍標準便是以该政權之取向為取向,多不顧及藝術性和作品的風格。
私著,一般都會由編著者對於審美取向的而決定作品入選的尺度,史上一些著名的文選、詩詞選,無不體現編著者的理論主張。
就我手頭幾種著名的宋詩選本來看,都沒有選文天祥的《正氣歌》。清代陳衍的《宋詩精華錄》,近代高步瀛的《唐宋詩舉要》,錢鍾書的《宋詩選注》,金性堯的《宋詩三百首》。
陳衍是“同光體”的祖師爺,其不喜此詩,自在情理之中,錢先生為石遺老人弟子,取向可知。高選為49年前編訂。金選成書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其又供職於某出版社,亦未選入,於本書前言中幷未提及何因素,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伸腳錄》中,於《兩本三百篇》中方見片言只語“我們不選文天祥的《正氣歌》,就因其正氣有餘而詩味不足”。
從以上四種選本可知,《正氣歌》的不能入選,大槪就是因其無詩味而多口號。
梅嶺學詩碎語21
大凡短於詩才者例以學問續之,陳衍論詩之“學人之詩”大槪類此,亦不失為詩,唯乏於味爾。今之有網人非但乏詩才,幷學問亦無之。所知唯羅列故實,徒事堆垛爾。曰吾盛唐、曰吾晚唐、曰吾西昆,曰吾江西。實不知盛唐、晚唐、西昆、江西之所以為盛唐、西昆、江西。皮附盛唐,生撏西昆,糠秕江西猶施施然謂眞盛唐,眞西昆,眞江西,予謂此等詩,毫無真情,不寫也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