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如观

驳斥十指含香的谤佛诗文《羽毛》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4-6 1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下诗词吾爱论坛那些陌生诗友对你这帖的回复。刚才忘了。


  

念念相续

我觉着您并不是真想护持三宝,有空多看点书。。。

2017-04-03 09:28  

如观 跟评: 2017-04-04 11:01

那你是在干什么?别人谤佛,你跟着称赞就是护持三宝吗?

[跟评] 6楼



酒后狂吟

此诗作确有一定的高度,非泛泛之辈泛泛之事。
诗友行为,是在似抑实扬?

若论思想性,这篇视角独特,立意清晰。有境界有高度。
若论文词造诣,确实还有待改进之处。

诗友所为,无视其糟粕,硬撼其精华。未见其明也。

2017-04-02 10:30  

[跟评] 5楼



老宁子

佛若在意,如何称佛?佛不在意,您管何多?

2017-04-01 20:41  

念念相续 跟评: 2017-04-03 09:24



[跟评] 



一口玉

何不放下!进入眼中的一粒沙子,化作痛苦的一个世界;今天一支羽毛,亦成了压顶之泰山!放不下,人生之苦就真是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了!岂不闻“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况且,心本虚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佛本离相,那庙宇之下,不过是些土木和世人的妄想!

2017-04-01 15:41  

如观 跟评: 2017-04-04 10:58

你的意思是什么?大家随便骂佛?随意贬损?取消僧团制度,大家都回家去学?那还要韦陀护法、金刚护法干什么?

佛教就是被你这样的人给糟蹋了。

一口玉 跟评: 2017-04-04 16:42

回应如观:佛教终是给人解脱、自由,而非相反。佛经云: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佛就是教人自由的,看来你垢累于道与非道久矣,沉迷于此岸虚名中,以妄修妄,何以渡之?佛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你护什么法呢?
知丕?

如观 跟评: 2017-04-04 21:34

讲“自由”的前提是什么?是法律与道德框架下的“自由”。
佛门的戒律连大解脱者佛陀都要亲守,要“以戒为师”,明白吗?劝你不要再曲解佛教教义了。

一口玉 跟评: 2017-04-04 22:05

回应如观:
佛法无边,引人向善,不堕恶趣!善哉善哉!

[跟评] 2楼



草根雅士

十指含香(外坛网名)
绝对自由如羽毛,柔如春水状如刀。
白云之下与光和,庙宇之巅比佛高。
无故无亲不死术,非空非有出尘操。
应怜人畜多萧瑟,不为生存便为逃。

这是一首咏叹《羽毛》律诗!
仅凭一句:‘庙宇之巅比佛高。’便定位《羽毛》是‘谤佛’诗文,似可商榷!
问好如观朋友!

2017-04-01 09:49  

如观 跟评: 2017-04-01 13:10

这里是暗喻“绝对自由”的思想高过佛,利用贬低佛来抬高自己的“绝对自由”思想,涉嫌对佛教构成侵害。

“非空非有”为佛教专有词汇,作者曲解此概念,用来比喻“自由思想”“出尘操”,也涉嫌歪曲佛教教义。

草根雅士 跟评: 2017-04-01 14:37

回应如观:既识“非空非有”;何必如观《羽毛》。

[跟评] 1楼

发表评论   |   跳到顶部
  
  


点评

怎么啦?还不舍得走啊?还想帮我正面宣传一下?算你“有心”了。 你好好把我说的话下去参悟一下,对你有好处。什么时候想明白,想来这里忏悔,随时可以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6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4-6 16:28
贴一下诗词吾爱论坛那些陌生诗友对你这帖的回复。刚才忘了。

怎么啦?还不舍得走啊?还想帮我正面宣传一下?算你“有心”了。

你好好把我说的话下去参悟一下,对你有好处。什么时候想明白,想来这里忏悔,随时可以来。


点评

你虽然信了佛,却未入门啊。一个嗔字就没戒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6 1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56

回帖

11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66
发表于 2017-4-6 17: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4-6 16:48
怎么啦?还不舍得走啊?还想帮我正面宣传一下?算你“有心”了。

你好好把我说的话下去参悟一下,对你有 ...

你虽然信了佛,却未入门啊。一个嗔字就没戒成。

点评

金刚嗔目为什么要带个“嗔”字?那是在护法,那是在止恶扬善。 不施点法力能震摄住那些邪魔外道吗?着了魔的人魔力重,对他客客气气地不会起到作用。必须让他吃点苦头,最终的目的还是促使他转化。 她师徒俩一开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6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6 17:15
你虽然信了佛,却未入门啊。一个嗔字就没戒成。

金刚嗔目为什么要带个“嗔”字?那是在护法,那是在止恶扬善。

不施点法力能震摄住那些邪魔外道吗?着了魔的人魔力重,对他客客气气地不会起到作用。必须让他吃点苦头,最终的目的还是促使他转化。

她师徒俩一开始如观对他们都很客气,一直耐心劝解。可是他们好话不听啊,只能采取此种下策。

你公开议论僧过,也劝你多去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7 1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读僧人的诗有好处,我手头就有两本诗选。

点评

佛教是从古印度各哲学派别中脱颖而出的,儒家是从古代中国的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的,同理普通话、平水韵都是如此。他们都是长期经过人们的反复推敲并且按照人类的智慧被证明是最成熟的哲学或是语种与诗韵。 我们必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8 13:48
我们的高等数学都是从简单的1+1开始累积的,人们在实践中的需要,比如要测算一个物体的体积,特别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么办?然后把这些问题交给数学家,数学家去推演公式,找出误差最小的计算途径。 佛教也是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8 1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8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4-8 14:5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4-7 16:04
多读僧人的诗有好处,我手头就有两本诗选。


我们的高等数学都是从简单的1+1开始累积的,人们在实践中的需要,比如要测算一个物体的体积,特别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么办?然后把这些问题交给数学家,数学家去推演公式,找出误差最小的计算途径。

佛教也是如此,这种哲学思维也是从最基本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开始的。为什么要探索“形而上”的理论?因为很多理论“形而下”解释不通,才会想到“形而上”。中国就发展到“人之初、性本善”为止,没有再继续探索。而古印度不然,他们对哲学思维想做到达彻,才会去探索“形而上”。

佛教是从古印度各哲学派别中脱颖而出的,“三世因果”论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比如很多人作恶为什么没有受报?仅限今世解释不通,才会放到三世因果中去衡量。所以,佛教教义讲求了义、圆融,不允许有一丝疑惑,凡有疑惑必是不究竟。

我们现在认知这个世界都是以“人”为本位的。比如物体本身不发光,是光波照射到物体产生各种颜色而被我们的肉眼看到,我们才能感知他的存在,但是现在科学已经证实有紫外线、红外线是被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声波也是如此,过大或是过小的声波我们也是无法感知的。

古印度人是想通过自身的修持,摆脱眼耳鼻舌意的束缚来获取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应该去肯定。我们人类自身现在只能回避生老病死这个问题,因为依据我们的人体机能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感知。就象细菌、蚂蚁一样,它们的机体构造决定着他们无法获得同人类一样的对世界的感知。佛教其实有“十四无记”的戒律,也是回避讨论生死问题的,因为依我们凡夫智慧无法感知真实的世界,必须经过正确的修持才能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

我们的“知识”佛教称作“所知障”,最多只是“相对正确”,并非“绝对正确”的。就象蚂蚁穷其一生也无法获得与人类同等的对世界的感知一样。所以,佛教提出必须经过戒定慧的修持才能真正提升自己作为一名凡夫的智慧。

佛教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假设把所有宗教的所有经典从人类记忆中抹去。那人类并不会因此而停止思维,他们还去建立新的哲学理论与新的宗教。与其重新探索,还不如选择现在现成的。

以上这些是针对唯物主义者说的,帮助他们理解宗教。如观个人是认同佛教教义的,并且愿意为此去修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4-7 16:04
多读僧人的诗有好处,我手头就有两本诗选。

佛教是从古印度各哲学派别中脱颖而出的,儒家是从古代中国的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的,同理普通话、平水韵都是如此。他们都是长期经过人们的反复推敲并且按照人类的智慧被证明是最成熟的哲学或是语种与诗韵。

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些主流。儒释道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必须去护持。在诗词领域,律诗与平水韵也是汉语所发展的最成熟的诗体与韵律。这些核心的内容要抓住,是我们的神经中枢、是头颅。断胳膊断腿我们还能勉强忍受,但是有人要你的头颅我们能给吗、肯定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8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