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曲创作,必须讲究炼字。自古以来,诗词曲家都主张把句中最精彩、最关键的字称作 “诗眼”。“眼” 就是字,有眼才有神彩,有眼才能出神入化。没有 “眼”,便不能算是佳句。故周德清提出:“切不可用生硬字、太文字、太俗字”。王骥德也提出:“下字为句中之眼。要极新,又要极熟;要极奇,又要极稳。虚句要用实字铺衬,实句要用虚字点缀”。清人•黄图珌也说:“用字须活,用笔须松。活则亮,松则清”。 那么,散曲中怎么用字、练字呢?笔者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欲与曲友共酌之。
一、俗字。
白 朴, 【中吕•阳春曲】《题情》:百忙里绞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只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姚 燧, 【越调•凭栏人】《无题》: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二、叠字。
商 衜, 【双调•新水令】套:扑簌簌泪点抛,急煎煎眼难交。睡不着,更那堪雨潇潇。
赵明道, 【越调•斗鹌鹑】套:燕燕莺莺,花花草草,攘攘劳劳,多多少少,媚媚娇娇,亭亭袅袅。鸾凤交,没下梢,空耽了些是是非非,爱了些烦烦恼恼。曲句中的:扑簌簌、急煎煎、雨潇潇,燕燕莺莺、花花草草、攘攘劳劳、多多少少、媚媚娇娇、亭亭袅袅、是是非非、烦烦恼恼。都是重叠字,但声谐意洽,语带灵气,传声传神,引人入胜。
曲句中的:绞、搂、赶,瞥、拖逗、爱 等字,字虽极俗,但传神,有味!
三、虚字。
张鸣善,【中吕•普天乐】《咏世》: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卢 挚,【双调•寿阳曲】《别朱帘秀》: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曲句中: 也、了、乎、儿、煞、些、者、哉、罢、么、个、那、的,等等,都是虚字,虚字不易用好,一旦用的确切,用的活,用的妙,则会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感受与快感。
四、韵字
王骥德说:“押韵处要妥贴天成,换不得他韵••••••作曲好用险韵,亦是一癖。须韵险而语则极俊,又极稳妥,方妙“。
严羽也说:”押韵不必有出处,用字不必拘来历”。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押韵虽不必尽有出处,但不可杜撰。若只用出处押韵,则恐窒塞”。笔者挑选了十个字,看古人是如何使用这些字押韵的。如:绿、透、碎、敲、肯、怪、怕、插、寸、破••••
1、绿 。
王 恽,【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 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张养浩,【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2、透 。
不忽木,【仙吕•点绛唇】《辞朝》套数: 淡生涯一味谁参透?草衣木食,胜如肥马轻裘。
乔 吉,【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钓鳌舟,缆汀州,绿蓑不耐风霜透。
3、碎 。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得人心碎。
张养浩,【中吕•朝天子】《无题》:醉归,月黑,尽踏得云烟碎。
4、敲 。
姚 燧,【越调•凭栏人】《无题》:今夜佳期休误了,等夫人熟睡着,悄声儿窗外敲。
刘庭信,【中吕•朝天子】《赴约》: 有句话低低道:半扇儿窗棂,不须轻敲。我来时将花树儿摇。
5、肯 。
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 虽然我话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兰楚芳,【南吕•四块玉】《风情》: 不见后又嗔,得见后又忖,多敢死后肯。
“肯” 字,在诗词和散曲中的意思是不同的,诗词讲究 雅致,作“难道”、“拼得”讲,如:“风流肯落他人后?" "相逢便肯相随?" 而散曲是讲究 “通俗”的,肯,就是平常人们口头上的 “答应”的意思。上述关汉卿、兰楚芳两人的曲句,您不觉得俗而不俗,俗中透雅吗?
6、 怪 。
马致远,【双调•拨不断】《无题》:有洞庭柑 东阳酒 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无题》: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
7、 怕 。
冯梦龙,【南南吕•一江风】《猫儿》: 怪猫儿错认鹤儿抓,碎纷纷就打也全不怕。
无名氏,【南仙吕•寄生草】《无题》: 剔灭了灯,又害相思,又害怕。
8、插 。
卢 挚,【双调•沉醉东风】《闲居》: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张可久,【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小桃花,鬓边插,即世儿风流俊煞。
9、寸 。
张凤翼,【南仙吕•桂枝香】《风情》:蓦然间冷语三分,窣地里热心一寸。
沈 璟,【南商调•二郎神】《无题》:全不准,落得个恼人方寸。
10、破 。
马致远,【南吕•四块玉】《叹世》: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人间宠辱都参破。
乔 吉,【双调•殿前欢】《无题》:懒云窝,静看松影挂長萝,半间僧舍平分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