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2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刘福利
味诗笺——选编《中华诗人》感题
甲午兰月,蒙夏师爱菊举荐,梁君晗曦总编重用,而惴惴投入选编《中华诗人》第十七期。当是时,日高月明,青玉案前,各位高贤名作翩然而至,顿觉笔落乾坤,风流千古,山水淌腹,宠辱皆忘!
最终,恰得三百余篇,正应《诗》三百之数,此天意乎?
编稿之余,感怀成什,却多沉郁纵横之作,概求索诗道也哉!
满身风雨更何之,断尽长安千丈丝。
三百余篇编辑罢,且随新竹写青枝。
黄禽宛转造空谈,忽自长河寄一函。
欲借扁舟暂留住,不如杜甫泊江南。
烛花看尽看舟横,天棘青丝蔓贾生。
太守争传名花薄,斯文都是落空城。
青春白日镇高楼,身在中原论仲谋。
露重河阳云与雁,义山心事正宜秋。
鼓瑟幽篁凤不言,白云闲卧笑篱樊。
白云说是仙人杳,或在随园与沈园。
七律 琴事六首
其一
性冷怀冰竟可怜,绿莺啼断一根弦。
坐凝乔子胜初雪,说破周郎恰少年。
绕指浣纱轻过羽,下眉流水瘦于烟。
柳方飞絮禽归去,春已多晴不必传。
其二
鲛泪抽丝幻也真,似蚕谪向软红尘。
心弦冉冉尽谁系,衣茧盈盈只自询。
绿绮声清桐起凤,蓝田烟好玉如人。
当时初见说相识,嗔笑冬郎有后身。
其三
修成红豆泪中沉,谁记前尘夜夜心?
好是春风知姓字,莫忘花事合晴阴。
禅随诗佛聊能解,痴到萧郎已不禁。
江北秋来人又瘦,从今与子一生琴。
其四
风雅清吟听号钟,惊才不负玉玲珑。
情应大海堪填石,人自高天便化虹。
从古浮沉山涨起,即今青白眼看空。
仙尘与子两相悦,胜却南冥坐好风。
其五
松根雨住别为晴,拂动蝉衣琴自横。
踏绿仙踪寻羽使,流丹人梦寄花卿。
义山才去题难就,道韫重来雪做成。
水竭天荒能一顾,君前无计可逃声。
其六
蕙风解语嘱花知,花落风消烟碧池。
那岁花缘待风卜,此时风劫让花医。
如何郗女离江左,至竟王郎是子期。
彼岸花开谁可托,有琴如玉辄相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