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烛无私光
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上达奚舍人》中的诗句。
上达奚舍人 作者/孟郊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游子吟》。他的诗作大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有“诗囚”之称,又和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上达奚舍人》,“舍人”是官职;在这首诗歌当中,孟郊描述了自己的处境,期望能够得到“达奚舍人”的照顾。“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作者居住在洛阳的北邙山,这里很幽深,日月很少照临,草木总是被风霜所摧残。“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重坎是《周易》的说法,象征困境。贫寒之士处于困境中,只能拿山中之梅充饥,内心充满辛酸。“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世人都纷纷处世圆滑,但自己仍然坚持方正。“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常常担心诋毁之词纷纷而至,自己就好像春天的树叶一样转眼成为秋天的枯黄。这八句描述了孟郊的处境。“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期望“达奚舍人”像高悬的镜子,公正、无私地照亮每一个角落。最后两句“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和前面相呼应,再次描写自己的处境。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周恩来同志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自己的骨灰也不让保留,撒进祖国的江海大地时,引用了“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来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崇高情怀,号召新时代共产党人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努力锤炼优秀品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