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3478|回复: 101

吃粽子要配上这些经典端午诗词,那才够美味 | 热闹诗话

[复制链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佳节,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以端午为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既有不少关于端午习俗的描写,又有借端午抒情怀古的佳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诗词,一起去感受下古人笔下那韵味十足的端午情景!
01.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端午节妇女们有两项节俗健身活动,其一“以五彩丝系臂”,它能辟邪驱鬼,使人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身体康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
02.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诗人表面描绘龙舟竞渡的场面,实则讽刺阿谀奉承的小人。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03.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五色新丝缠裹好粽子,并且由金盘盛着,由侍婢送进,还要洗一个香花澡,然后睡了一个香梦,而想不到的是被黄鹂声唤醒。词人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的端午节生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04.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相传,屈原在端午此日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
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
05.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生于农家的梅尧臣,酷爱读书,抱有远大抱负,却在仕途上极不得意。他借屈原以抒发他的“不遇”情怀,将一股愤、苦闷、渴望等复杂的心境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有对自身和环境的一种剖析。
06. 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本诗流露出了作者人生一老,年华易逝的感叹。
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07.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08.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平淡的闲言琐事在诗人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
09.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人有端午节赠物的习俗,不仅在君臣之间,一般社会成员和家人之间也有。诗人由于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过端午,家人就送来了衣服(轻裾)和彩结(彩缕)等节日礼物。
10.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2 18:20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情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到














端午诗词20首:门前艾蒲青,江上鱼龙舞

2017-05-25 07:11屈原



❀王阳明是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稻盛和夫等共同的心灵导师。欢迎扫码关注【明代大儒王阳明】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赏析: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点评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28
王阳明是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点评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画面生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日恩赐百索

唐·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赏析:“百索”又名五彩、长丝、长命缕,是用五色丝线编织而成,据说可以增寿续命。端午节系百索是古人驱邪避灾的重要习俗。这首诗将皇宫比作“仙宫”,将自己比作“犬马”,来表明自己在端午节被皇帝恩赐而感激的心情。

点评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赏析: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点评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纪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还,国破身死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点评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忠魂永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赏析:都说众人作诗是纪念屈原,可是全都乐呵呵的是为什么。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福,试着向艾人求福吧!

忠言不被楚王采纳,最后投江而死,留下的文章像星斗一样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只听到屋舍南

点评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赏析:诗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也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

点评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5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79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

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点评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6 1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0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