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意海思林 于 2018-7-2 23:42 编辑
参考资料:古韵、今韵、新韵、通韵.
古 韵
1、《切韵》由隋代陆法言著,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
2、《唐韵》由唐人孙愐著,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之後,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全书5卷,共195韵,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
3、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
.
新 韵
1940年,《中华新韵》,由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辑,分立十八韵。
1965年,《诗韵新编》(十八韵),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出版,197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发行。
2004年,《〈中华新韵〉(十四韵)常用字简表》,赵京战编,公布于《中华诗词》第6期。
2005年,《中华今韵》(十九韵),杨发兴编辑,修订再版。
2018年,《中华通韵》(十六韵),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新韵研究”课题组编辑。
.
中华通韵.(中华诗词研究会).
一啊
a ia ua
二喔
o uo
三鹅
e ie üe
四衣
i (-i)
五乌
u
六迂
ü
七哀
ai uai
八欸
ei ui
九熬
ao iao
十欧
ou iu
十一安
an ian uan üan
十二恩
en in un ün
十三昂
ang iang uang
十四英
eng ing
十五雍
ong iong
十六儿
er
.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
《中华今韵》(修订版)是杨发兴先生历经十年呕心沥血修编成的一部现代汉语韵典。该书贯彻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宗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韵典,是广大诗词(特别是新韵爱好者)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工具书。现将该书的《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韵母表摘编于后,以供大家参阅。疏漏难免,请杨老师及朋友们指正!
吴军 2016年元月
附:《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韵母表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韵母表
一、啊( a,ia,ua )
二、喔( o,uo ){可与三鹅通押}
三、鹅(e) {可与二喔通押}
四、衣(i){可与五迂通押}
五、迂(ü){可与四衣通押}
六、乌(u)
七、耶(ê,ie,üe)
八、儿(er)
九、思(-i [前]只与声母z,c,s相拼){可与十知通押}
十、知-i [后] 只与声母zhi,chi,shi相拼{可与九思通押}
十一、哀(ai,uai)
十二、欸ei,ui(uei)
十三、熬ao,iao
十四、欧ou,iu,(iou)
十五、安an,ian,uan, üan
十六、恩en,in,(ien),un(uen) ün(üen)
十七、昂ang,iang,uang
十八、亨eng,ing,ueng{可与十九轰通押}
十九、轰ong,iong {可与十八亨通押}
★ 韵字中的加黑体字为异韵或多声字,使用时查阅参考。
.
中华新韵表.
韵部表
一、麻a,ia,ua
二、波o,e,uo
三、皆ie,üe
四、开ai,uai
五、微ei,ui
六、豪ao,iao
七、尤ou,iu
八、寒an,ian,uan,üan
九、文en,in,un,ün
十、唐ang,iang,uang
十一、庚eng,ing,ong,iong
十二、齐i,er,ü
十三、支(-i)(零韵母)
十四、姑u
注:为简便起见,本文所举旧韵部仅为平声韵部,对其仄声韵部,根据“同身同韵”的标准,读者用者自会解决其韵部归属,兹不赘。
中华新韵及韵部表
诗韵新编(一部)【1~13页】
格律韵律知识---中华新韵
引用 (寨主制表)中华新韵(十四韵)常用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