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8-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动笔写《七律.望星辰》。已把前三联写好:
野老闲来为杞人,空愁天坠望星辰。
未闻鼙鼓催锺会,却见降旗悬蜀城。
失马焉知非福至,诞婴阵痛乃新生。
首联是"起兴";颔联是对苏联、东欧风云突变的感慨;颈联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未必是坏事,可能是新的历史转折。尾联想表达这样的思想:在这种国际大气候下,怎么把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最重要的。憋了大半天,怎么也想不出适当的形象来表达。当想起清人龚自珍曾写过不少忧国愤世和对理想生活期待的诗歌,于是就找来翻翻,当读到《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时,其一中的两句"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使人豁然开朗,很快写出尾联来:
骤然四海秋萧索,安得一家春媚明。
别小看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它不仅立竿见影,而且能把学得的东西,储存在自己记忆库里显要的位置上,印象深刻,便于调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