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8-11-23 23:10 编辑
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纳兰词有一个特点,在诗语描写的外在景物上看去似乎呈跳跃之感而显得不太合逻辑,但是一以贯之的是其内在情感的统一。上阕“风鬟雨鬓”好像是说微雨下,风在吹,接着又说自己在看天上的星辰和月晕,又用“语低香近”来形容风雨之声和梨花的香气。期间不断跳跃,有风雨何来月晕?不合逻辑。看似无理,但分明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伤感情绪,像此类诗语就是王国维所说的“空中语”,贯之其间的的是诗人幽隐的情感。
下阕“软风吹过窗纱”写的是现实感受,紧接着有写思绪远飘天涯,这两句没有内在的联系,一写景,二抒写心理情绪,景与情是“隔”的,“内”与“外”在思维逻辑上不相谐。“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句先情后景,是典型的融情入景,问题是这“梨花”何所指?上阕写道“月韵”,而下阕又写“黄昏”,时间也存在跳跃感,意象朦胧,也许“黄昏只对梨花”不是实景,而是诗人所写的虚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