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108万
309万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50万
149万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26 与这种大难相比,格律则是小难。所以,从读词中撷取词调样板,仅是目的之一,而不是重要的目的,最重要的还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28 一是,怎样利用词的曲调形式多样化,平仄、韵律的变化,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情意。 写诗填词,都受格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29 前面曾讲过,词产生的初期,它的题材大多偏于樽前花下,男女欢爱;晓风残月,别恨离愁;流连光景,感伤时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29 其后,虽有李后主用以抒发亡国之怨,唱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范仲淹的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29 他们都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上扩展了词的题材。但就其整体而言,直到北宋前期,词并未突破"艳科"的藩篱,仍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30 你看:晏殊这位太平宰相竟悼惜春残,感伤年华飞逝,唱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30 欧阳修这位大文豪竟描写被摧残的娼女歌姬迟暮之感,唱起:"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8-10-1 13:30 到了北宋中期,苏轼高举革新大旗,"以诗为词",扩展词的题材到怀古、咏史、说理、感时伤事、描绘山水田园、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9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