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非子若云

中原音韵

  [复制链接]

3576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散曲区曲花争艳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5560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5-2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收藏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6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 。”-------这个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燕人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才是现存最早的曲韵韵书。周德清的韵谱是袭用卓书,增编而成。上引中原音韵的韵谱的副作用,不可忽视,这种表打乱了中原音韵最精彩的部分一------同音字!

点评

引用原文而已,别的让学者们去论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6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4

主题

15万

回帖

42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散曲区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2722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山孤云 发表于 2015-5-26 19:07
“《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 。”-------这个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燕人卓从之《中州乐府音 ...

引用原文而已,别的让学者们去论证。
非非是是乱人魂,子夜流星茫路奔。若水思潮催梦远,云睁醉眼看乾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梵天竹 发表于 2015-1-14 20:40
有关中原音韵,确实应该有能人作一个全面的字表,并且能象平水韵和词林正韵那样好查。可惜天竹没有这个能 ...

这正是中华散曲那边人的误解。《中原音韵》不是唯一的曲韵韵书,明清有大量的南北曲韵韵书。比较现实的就是《韵学骊珠》,南北曲均可使用,而且收字较多。

点评

谢谢孤云老师讲解。天竹还是使用新韵吧。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7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散曲知识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6017
发表于 2015-5-2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维东编,甘肃出版,《诗词曲今古声韵简编》,其中有中原音韵,把同音字放在一起,很好查的。

点评

老葛 ,我没见过,不敢妄评。原版的《中原音韵》是以空格的方法,来区别非同音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7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山孤云 于 2015-5-27 22:30 编辑
木石散人 发表于 2015-5-27 09:11
陈维东编,甘肃出版,《诗词曲今古声韵简编》,其中有中原音韵,把同音字放在一起,很好查的。 ...

老歌 ,我没见过,不敢妄评。原版的《中原音韵》是以空格的方法,来区别非同音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山孤云 发表于 2015-5-26 23:37
这正是中华散曲那边人的误解。《中原音韵》不是唯一的曲韵韵书,明清有大量的南北曲韵韵书。比较现实的就 ...

谢谢孤云老师讲解。天竹还是使用新韵吧。哈哈

点评

支持,祝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7 2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梵天竹 发表于 2015-5-27 22:06
谢谢孤云老师讲解。天竹还是使用新韵吧。哈哈

支持,祝好!:share:

点评

谢谢孤云老师,天竹觉得,无诗是诗,是词,是曲,用新韵应访是正常发展方向。当然了,古韵也是必须要弄明白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8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孤云老师,天竹觉得,无诗是诗,是词,是曲,用新韵应访是正常发展方向。当然了,古韵也是必须要弄明白滴。{:1_101:}

点评

古人诗词曲的创作,除了科举考试,也未必就坚守传统音韵。真正了解曲韵、及其作品可以发现,音韵,或者韵书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8 23: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8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梵天竹 发表于 2015-5-28 22:47
谢谢孤云老师,天竹觉得,无诗是诗,是词,是曲,用新韵应访是正常发展方向。当然了,古韵也是必须要弄明 ...

古人诗词曲的创作,除了科举考试,也未必就坚守传统音韵。真正了解曲韵、及其作品可以发现,音韵,或者韵书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点评

再谢孤云老师。 天竹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8 2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20 17: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