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琴心诗话(六)——一轮明月,两个高贵的灵魂

[复制链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调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孤高清冷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事推移、人生短暂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潇洒飘逸的性情。高不可攀、清辉皎洁、云间出没,这是明月在空间上的视觉形象;古人今人、古月今月这是对明月在宇宙苍茫的时间上的感叹;停杯问之、当歌对酒,这是落实在现实人生里的洒脱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作之前有小序,其文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丙辰”是熙宁七年,当时苏轼调任密州太守,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欢饮达旦,大醉”,中秋之夜独自喝酒,心有凄凄,醉后创作而成,思念胞弟苏辙(当时苏辙远在千里之外,兄弟二人已离别七年未能相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思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李白笔下,诗中的明月已经不是单纯事物上的明月了。诗中通过对明月明知故问似的发问而开篇,一开始就使得此时天上的那轮明月是作为传达个人情感思维的主要意象。“皎如飞镜”、“清辉发”、“宵从海上来”、“云间没”是对月景的描写,是物象,营造出苍茫迷蒙的意境,用来烘托出此时内心的迷离深沉。停杯一问、当歌对酒是事象,与明月交流,唯有孤寂的人才会与明月交流。“今时月”、“古时月”、“今人”、“古人”等词的重复使用,使得明月具有了历史的苍茫之感,古今得以在此刻连接起来。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时间推移、人生短促的感慨。明月已经成为诗人孤高人格和飘然超逸性情的写照,也传达出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生命飘忽即逝,不如及时行乐。在诗中,诗人隐隐透露出内心失落的感觉,为什么会失落呢?因为在京城,皇帝只不过把李白当做茶余饭后能写诗使其快乐消遣的一介文人而已,这不是李太白所追求的理想,他的理想是经世济国、匡扶社稷或者军旅筹谋。读者读完之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人生恐怕许多事情都是如此,现实总是距离自己的理想太远,不如意之事太多,到头来也只能感叹青山常在、生命短促、明月长存、人事沧桑了。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呢?李白的答案是潇洒地珍惜现在可拥有的时间、享受能拥有的人生的自由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苏轼笔下,明月主要是作为思念亲人的借代物。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然明确表明,这一点无须多言。但是也不尽然,“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了些什么呢?是天上的明月和人间的凡尘吗?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时所作。中秋之夜,本该与亲人享受佳节的人伦之乐,但是此词的上阙却分明让我们读出了一个有灵魂之人内心的凄清无奈之感。苏子问“明月几时有”,这是无疑而问,既然无疑为何还要明知故问?愚以为这轮明月可以暗指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琼楼玉宇”、“高处”隐指高高在上的朝堂,苏轼曾几度为京官,但每一次都没有好结果,因此曾要求外任。“不胜寒”、“恐”隐隐写出他的这种在朝为官的感受。“何似在人间”这里的“人间”指什么呢?恐怕代表的是地方、代表的是平凡的现实生活吧,这是相对于中央朝廷而言。在苏轼笔下,明月不仅是作为思念亲人(弟弟苏辙)的意象,也是世事的变幻、政治理想的苦闷以及人生感慨的抒情意象。更可贵的是,苏子还赋予明月更加深刻的哲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诗人借明月的圆缺变化和人世的悲欢变化来寄寓自然之理,既然“古难全”,又何必太过在意人生的幸与不幸呢。苏子就是苏子,骨子里的豁达磊落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比较,不难看出,两位诗人面对同样的明月所抒发的内心情怀同中有异。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现出伟大灵魂的潇洒豁达,也都借助明月来表达出自己心灵的纯净和哲理上的沉思。无论是李白的“月光长照金樽里”还是苏子的“千里共婵娟”,本质上是相同的,即珍惜现实的美好。所不同的是李太白寄寓明月的哲理思索落实在空旷久远的时空之中,而苏子所寄寓明月的哲理思索落实在现实人生的美好祝愿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注意的是,两人灵魂深处都杂糅了中国古代儒释道思想。不同之处在于,李太白显得更加“仙风道骨”,是飘在空中的仙。所以他的总体思想更趋向于佛道思想的放任自达,有时还表现出消极的人生态度。反观苏子,则更多体现的是儒家的积极作为的思想(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子都能有所作为)。佛道思想成为他人生跌宕际遇的通达的处世方式的心理基础。说得更形象一点就是苏子不会像李太白一样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所以“且放白鹿山崖间”,接着“需时即骑访名山”而潇洒去了。李太白的潇洒是天真率性的求仙访道、游山玩水、诗酒人生;苏子的潇洒是士大夫的安时处顺、随遇而安、适时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注意的是,两人灵魂深处都杂糅了中国古代儒释道思想。不同之处在于,李太白显得更加“仙风道骨”,是飘在空中的仙。所以他的总体思想更趋向于佛道思想的放任自达,有时还表现出消极的人生态度。反观苏子,则更多体现的是儒家的积极作为的思想(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子都能有所作为)。佛道思想成为他人生跌宕际遇的通达的处世方式的心理基础。说得更形象一点就是苏子不会像李太白一样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所以“且放白鹿山崖间”,接着“需时即骑访名山”而潇洒去了。李太白的潇洒是天真率性的求仙访道、游山玩水、诗酒人生;苏子的潇洒是士大夫的安时处顺、随遇而安、适时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9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