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七首)
红安(原名黄安),全县面积不过一千多平方公里。从1927年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有14万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0万平民因革命运动死亡,现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名,其中团级以上将领牺牲的烈士就有500多人。6万人参加红军、新四军、解放军,仅620多人生还,100人参军活下来的还不到1人。
黄麻起义
打响黄安第一枪,政权建立赤旗扬。
成功起义党明引,割据农民自武装。
注:1927年11月13日,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 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商南起义
黄麻烽火已燎原,起义浪潮三地连。
更建一支新队伍,改天换地豫东南。
注:在黄麻起义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影响下,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区委发动了商南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开辟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安徽六霍和请水寨起义
皖西烈火怒烧天,驱走阴云水寨寒。
志士土枪征战勇,红旗映日立潜山。
注:安徽六霍、请水寨起义,分别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和工农革命军潜山独立师,两支部队协同作战,共同开辟皖西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赤区新貌众欢欣,分地分田争种春。
统币筹资建工厂,支援革命助红军。
注: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基础上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鏖兵大别
敌军围剿设重关,难撼巍巍大别山。
红色政权根据地,军民合力斗凶顽。
注:根据地军民同强大的敌人展开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连续取得三次胜利,创建了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350万人、26个县的红色政权,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浴血孤旅
被迫西征奋勇军,挺身作战为黎民。
长征万里先期达,抗日疆场浴血拼。
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被迫西征后,红二十五军重建与根据地人民并肩作战,继续开展反“围剿”斗争,坚持根据地斗争近两年开始长征,成为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长征后,红二十八军重建,在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及部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皖中、皖东抗日前线。
将军摇篮
两百将军同故乡,当年功绩未曾忘。
凌烟阁内军徽耀,先辈精神后发扬。
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以序厅大型雕塑《大别雄风》开篇,以尾厅《将军摇篮》结束。纪念馆最后陈列的是“从大别山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开国将领”的照片,党和国家领导人11位﹙董必武、李先念等﹚,开国将军317位,其中2位大将、9位上将、38位中将、268位少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