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莫空杯 于 2019-1-10 21:46 编辑
张光忠/湖北南漳
仰怀张自忠将军
昨夜腥风入汉关,将军血洒枣宜间。
今朝醇雨盈荆地,游子胸怀勇烈山。
最慕衣冠思品贵,皆知英杰显身顽。
横刀立马同归尽,留得丹心沁九寰。
咏才女梁显慧
古皂青枝显慧身,场台放彩意含真。
循章洗墨千般砺,铺案弹琴一味津。
脑蓄盈盈藏日月,衣披灿灿洒金银。
担梁顶柱何言老,留靓漳都醉众人。
悼金庸先生
盖宇风姿史载名,深谋复砺武专精。
画雕三部豪哥勇,誉剑千回俊妹贞。
栩栩英雄彰傲骨,悠悠险阻表痴情。
悄然驾鹤无忧去,遗著人间万世倾。
母亲赋
惟乎 生我之母,大爱无疑。参树以乘凉,大山而御冷;长河而润体,深泽以丰姿。居虎山①之东林,护一家之儿女;躬蛮水②之西岸,忙十亩以田池。念谷里兰花,清香永记;岸边萱草,翠秀常垂。阡陌奔行,七十年,是凉是热;棚房抚育,三十载,如醉如痴。尚且事理真诚,胸怀睿广。玉则无瑕,莲而不染。一天三顿,火点锅掺;一世八旬,苗扶土掩。憔悴酸腰,趔趄瘦脸。
是则 柔情似玉,温润如茶。曾忆幼年之乐,最思慈母之嘉。雨露风吹,哺育含辛于六仔;阳蒸雪冻,促兴茹苦以全家。自思十月怀胎于岭地,常年喂奶以棚笆。喜乐忧愁而不缺,酸甜苦辣则还加。扶儿兮,习行而缱绻;教女兮,学语且咿呀。画荻③而教,拉钩泣笑;择邻④而读,绕地卧爬。
但见 弓月一悬,母之眉秀;尖梁一脊,母则肩宽。寥落晨光,田边脸庞之瘦;朦胧暮色,灶角腰板之酸。今宵矣,渺远幽思,凝眸盼影;昨夜兮,依稀呓语,侧耳听鼾。晒夏天,背儿于地垄徘徊,摘瓜采豆;披寒月,抱女以山湾往返,挖库挑滩。又是远岸踡踡,经受兮风敲雨打;低房眷眷,补缝矣烛尽灯残。依旧陪读仿声,与儿诵咏;亮灯展卷,与女歌欢。至于 昔时捣蛋而没完,今日风光且知足。凌风过后,冰化清流;春雨来时,柳生新绿。记得儿别一天,母忙百嘱。秋冬春夏,愁收虑种,为家而不惧炎凉;南北东西,割草追羊,嫌路且何忧直曲?然其历历善行,慈祥是佛;谆谆甜语,暖洁如帘。浩瀚月星,贞光灿灿;纯真兰菊,玉叶纤纤。赞母延宾⑤,有陶母之慧;责儿退鲊⑥,有陶母之廉。况母之睿敏,明查世故以深研;母以仁慈,看抚儿孙之备至。晓以明踪,精于处事。生活简朴,分廉腐以浊清;心地善良,辨是非之同异。
岂至 岩之俊丽,海则甘腴。四世同堂,享天伦之乐;终身为善,当户院之奴。总扶残孙以顾全家,心中正事;伺弱女而忘自己,掌上明珠。记得早上为之梳发,夜间为之叠襦。最堪怜与绝症而抗争,忍巨疼且不输。对己生疮而淡写,为父敷药则炖炉。
纵使 叨儿之爱,叠襦之爱,大爱集一身;抚弱之仁,使善之仁,宽仁涂满页。休忘却慈母仙逝,玉碎兰摧;寒菊枯存,枝折朵咽。风云莫测,别则心崩;海水难推,离而意切。花枝坠坠,披霜挂露则皆垂;鸟雀喳喳,顶雪乘风而诀别。呜呼母亲,悲哉泪注。忘不掉亲邻一路则彷徨,儿女千重之号呼。美貌长存,英魂永驻。示天之浩荡,凭母将遨;祭母则崇高,任儿永慕。母之大爱,仅以薄文赋之。
【注释】
①虎山:虎山寨,又名胡山寨。在湖北省南漳县县城以南十六公里处。东临蛮河。旅游风景点,作者家乡。
②蛮水:蛮河。古称夷水或鄢水。是中国长江流域汉水水系的一条河流,汇入汉水中游右岸。发源于湖北保康县布峪与北支王河在南漳县武安堰西汇合,经宜城市、钟祥市汇入汉江。
③画荻:宋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母郑氏以荻管画地写字,教其读书。后以“画荻”为称颂母教之典。也称“画荻和丸”(成语)或“画荻教子”(古代民间传说故事)。
④择邻:孟母择邻而居。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好的环境适宜的引导和熏陶对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
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此为孟母三迁择邻事﹐后世所云"择邻"多本此。
“昔孟母,择邻处。”这个《三字经》中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世代相传,家喻户晓。这句话反映的意思就是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好的环境才可能得到好的教育,所以才要择邻而处,正所谓朱赤墨黑。
⑤延宾:截发筵宾。这是一个有关中华四大贤母之一的陶侃的母亲湛氏的故事。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⑥退鲊:封坛退鲊。此典故出自《晋书》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传》。
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
【附】作者简介:张光忠, 笔名光中,网名莫空杯等。湖北南漳人。教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襄阳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等。作品在《诗词月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辞赋鉴赏》、《香港诗词》、《湖北诗词》、《中华诗人》、《诗词世界》、《襄水曲》、《浩然诗刊》等刊物上发表。著有个人专集《张光忠诗词集》等。
通联地址:(441500)湖北省南漳县老年大学诗词班电 话:13476340008
微 信:z270033643
(谢谢老师提醒,原题走偏,现已更换!)
母亲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