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观我赋物:梁陈文人的创伤记忆与功能性书写

[复制链接]

553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4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寓南文人大多具备“贰臣身份”,他们挪用了最熟悉的手法——借由赋得诗来延续承平幻想。这也就导致了陈代赋得诗的回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4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得诗是到了梁代才开始在文人雅集、宫廷宴会等场合中大量写作,而至陈代达到了写作高峰,其游戏形态更为精细化。因此,赋得诗更能够反应梁陈诗人的写作心态。从题目来看,梁陈赋得诗出现了从赋物转向赋前人诗句的倾向,代表着诗歌的内容益发局限,文学竞技的功能则益发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4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人诗句为题的赋得诗,写作内容或是以原诗主题为背景,或是根据原诗句涉及的物象、意象发挥,这种写作方式是对文人抽象思维的极高要求,同时也造成诗歌抒情功能的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4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破题,其次聚焦于物象描写,最后再叠加关于物象的典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4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代赋得诗中的个人情感不断地弱化,诗人往往以铺陈取代寄兴,以用典取代比喻,诗歌的结构也愈来愈程式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4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陈时代的文学演进路径因此出现了分歧,一是哀伤悲痛的乡关之思,另一是渐趋程式化的文学游戏。二者之间看似并无联系,但通过重构当时文人的创作语境,我们发现二者均源于相同的创伤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2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