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明镜非台

儿皇帝的无奈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110

回帖

32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69
发表于 2014-8-1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杨在《资治通鉴》中说道这段历史时曾经感叹道:938年,耶律德光37岁,石敬瑭47岁。称臣无话可说,国力衰微,不能不屈,而47岁的壮汉却以儿子自居,亲热地喊37岁的年轻小伙子作老爹,不能不说是世界级的无耻之徒。大黑暗时代最大的生态变异,就是为了夺取政治上的利益,无耻之徒特别茂盛。读史读到这里,身为一个中国人,深感羞耻。

点评

对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 古代实行的,多数是一夫多妻制,确切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么必然导致了,长房所出,与媵妾所出,年龄相差可达几十岁。甚至长房之孙,与媵妾之子年龄相仿甚至更大。 那么,几代人下来,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1:50
因此,俺的意见,咱们不能以现代人的文化意识,去理解古代人的行为,若说要理解,起码是在充分地研究了古代的礼教,文化,宗法制度后,才能说得上有资格去评论前人的行为。 您说的柏杨,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1:44
老人家,这个问题是可以探讨的。 若真正研究过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古时的称谓文化,与今时是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 古时,特别是唐宋五代,称儿不丢人,反而是称臣丢人。给您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北宋时期,西夏的李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1:4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井里的泥鳅 发表于 2014-8-18 21:22
柏杨在《资治通鉴》中说道这段历史时曾经感叹道:938年,耶律德光37岁,石敬瑭47岁。称臣无话可说,国力衰 ...

老人家,这个问题是可以探讨的。
若真正研究过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古时的称谓文化,与今时是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
古时,特别是唐宋五代,称儿不丢人,反而是称臣丢人。给您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北宋时期,西夏的李氏王朝与中原的外交行为中,始终是愿称儿,不称臣,特别在西夏有了自己的文字之后,曾经一度在文书用字上,大作文章,后来,为了让西夏称臣,北宋多出了30万两白银的赏赐,才摆平了这一关乎“国体”的大问题。
而反过来,在现代,我有一个朋友,自己有个公司,公司也很大,他经常在例会上公开说“我们君臣合力,一定要将这个公司搞好”,若是放在古代,哪个钱庄或者餐馆老板要这么说,那是谋逆,是反叛,被人一告发,马上要拉出去杀头的,因为古代,君比父大,因为在儒家文化中,是“君臣父子”,而非“父子君臣”,而在现代,倒过来了。我曾经和这个朋友开玩笑说,你为啥不说“咱们父子合力,将这个公司搞好呢?",他笑着说:若这么说,矿泉水瓶子就都给我丢台上来了。:D
这么说,您大约是明白为啥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井里的泥鳅 发表于 2014-8-18 21:22
柏杨在《资治通鉴》中说道这段历史时曾经感叹道:938年,耶律德光37岁,石敬瑭47岁。称臣无话可说,国力衰 ...

因此,俺的意见,咱们不能以现代人的文化意识,去理解古代人的行为,若说要理解,起码是在充分地研究了古代的礼教,文化,宗法制度后,才能说得上有资格去评论前人的行为。
您说的柏杨,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呢。:Z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井里的泥鳅 发表于 2014-8-18 21:22
柏杨在《资治通鉴》中说道这段历史时曾经感叹道:938年,耶律德光37岁,石敬瑭47岁。称臣无话可说,国力衰 ...

对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
古代实行的,多数是一夫多妻制,确切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么必然导致了,长房所出,与媵妾所出,年龄相差可达几十岁。甚至长房之孙,与媵妾之子年龄相仿甚至更大。
那么,几代人下来,所谓”拄拐杖的孙子,襁褓里的爷爷“也就是司空见惯了,在这个对礼法制度尊之甚严的过度,您说那白发老人不称那垂髫儿童一声”爷爷“,您让他称什么?
那垂髫儿童若不称那白发老人一声”孙儿“,您又让他称什么呢?
年龄,在这时候,已无关紧要了。

点评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拿现代观念来解释的,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2:31

21

主题

1110

回帖

32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69
发表于 2014-8-1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井里的泥鳅 于 2014-8-18 22:35 编辑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18 21:50
对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
古代实行的,多数是一夫多妻制,确切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么必然导致了,长 ...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拿现代观念来解释的,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它。但要真正弄懂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今浮躁的现实中,除专门的研究家外几乎是不可能的,仅以所知之皮毛而肢解之,老朽实未见其可也。

点评

俺个人认为是这样滴,总不见得让那些古人穿越到现代来读一下马列毛选后再回去干活吧,所以并无可厚非。或者说没必要因为古人干的事情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就去批判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2:34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井里的泥鳅 发表于 2014-8-18 22:31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拿现代观念来解释的,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它。 ...

俺个人认为是这样滴,总不见得让那些古人穿越到现代来读一下马列毛选后再回去干活吧,所以并无可厚非。或者说没必要因为古人干的事情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就去批判他。

点评

所以说,柏杨的观点无可厚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2:37

21

主题

1110

回帖

32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69
发表于 2014-8-18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18 22:34
俺个人认为是这样滴,总不见得让那些古人穿越到现代来读一下马列毛选后再回去干活吧,所以并无可厚非。或 ...

所以说,柏杨所言无可厚非。

点评

哦,呵呵,您若是这个意思,那也没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2:3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井里的泥鳅 发表于 2014-8-18 22:37
所以说,柏杨所言无可厚非。

哦,呵呵,您若是这个意思,那也没错:D

点评

在14楼,你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诚然,按照中国传统礼法来说,确实存在”拄拐杖的孙子,襁褓里的爷爷“,但那是正统的宗法制度所允许的,而你将这个与石敬瑭涵耶律德光老爹混为一谈,试问,石敬瑭以沙陀人而叫契丹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2:45

18

主题

2355

回帖

8426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8426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8-1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一个无赖说,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惟酒无量”,这些都是孔子的品质。——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soso_e128:}

点评

其实主要是为了说明,有形真身是不能拿来崇拜的。 比如雷锋,咱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还听说过雷锋的雕像已经被树到某大学里去给人拜去了,结果前几年才知道,这个大学从头到尾就没干过这档子事,更讽刺,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8 22:4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芥子 发表于 2014-8-18 22:39
那么一个无赖说,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惟酒无量”,这些都是孔子的品质。——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

其实主要是为了说明,有形真身是不能拿来崇拜的。
比如雷锋,咱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还听说过雷锋的雕像已经被树到某大学里去给人拜去了,结果前几年才知道,这个大学从头到尾就没干过这档子事,更讽刺,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22 0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