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转知味堡人、针叶林的双簧戏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2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25 1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25 11:59
本人只看观点不看人。不管是金筑子,三羊,还是吟者,最反感的就是自己无知无理却谩骂别人的人。如金筑子 ...

这里实际上基本沦为几位韵的专家们的缠斗乐园,面目应该说是比较可憎。如果各位老师真如各自所标榜的那样为诗词计的话,还是各自有所节制为好。毕竟这里是“诗词理论”,不是“韵理论”。作为初学者,本人来这里是希望学到更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不觉得那些乱七八糟的“韵”理论被反复强调有多大必要,还是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奉献更多更有益的观点。

点评

你既然知道哪些观点有益、哪些观点无益,又何须来此浪费时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 发表于 2016-10-25 11:27
如此说来,老金就是学了陈毅而否定了原来为我所引用的观点,把直字读作了平声,岂非自相矛盾?需知开国将 ...

你完全不知道我的观点是什么!我的观点就是诗的历史发展观点。诗的发展观点就是人的口音押韵观点,一个人的诗首先自己读来是押韵的才是第一位的,勿须去翻什么韵书。至于别人是翻书押韵,那是他的事,与我无关!平水韵是以江东口音制定的,我是西南人,自然与它不同!近体诗与非近体诗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讲平仄的,而这平仄又是不随时间不随任何人可以改变的。因此,我和东西南北的任何人的句中平仄是一样的。而和有的人在押韵上则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毛泽东、鲁迅、陈毅不押平水韵不能说他们写的就不是诗!

点评

无论如何,我还是很赞成你的这句话: 好比一、七,黑、白,从唐朝用到今天,它只能是仄声。不管你写诗的人自己的口音是仄是平,它只能作仄声使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85
主题
1840
帖子
6097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16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183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2089
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2 分钟前 | 只看该作者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25 11:46
劝应该不会有什么作用的,据说他们都纠结了上十年了 呵呵


本人只看观点不看人。不管是金筑子,三羊,还是吟者,最反感的就是自己无知无理却谩骂别人的人。如金筑子满口谬论不说,却攻击谩骂王力甚至毛泽东等人,真不知天高地厚,所以只要本人见到这类谬论,不管是谁,不管发在哪儿,都会予以抨击。包括三羊无理攻击王力王渔阳赵执信,吟者攻击平水韵诗者等等。

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渔阳!针叶林连古人的名字都写不清楚,他会有什么理论!三羊已经纠正过他一次,今天他仍依然如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25 12:19
这里实际上基本沦为几位韵的专家们的缠斗乐园,面目应该说是比较可憎。如果各位老师真如各自所标榜的那样 ...

你既然知道哪些观点有益、哪些观点无益,又何须来此浪费时间?!

点评

呵呵 应该说还有太多“观点”是在下不“知道”是否“有益”或“无益”的,所以“来此”求教。然而,各位的缠斗应该已经令更多有志于奉献理论知识的学者们望而却步了,所以希望各位节制。当然,在下也只是随便说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25 1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25 12:34
你既然知道哪些观点有益、哪些观点无益,又何须来此浪费时间?!

呵呵 应该说还有太多“观点”是在下不“知道”是否“有益”或“无益”的,所以“来此”求教。然而,各位的缠斗应该已经令更多有志于奉献理论知识的学者们望而却步了,所以希望各位节制。当然,在下也只是随便说说,您们只管随意就好

点评

已经令更多有志于奉献理论知识的学者们望而却步了 ----------- 这些学者是谁呢,你怎么知道他们“望而却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839

回帖

45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30
发表于 2016-10-25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25 12:22
你完全不知道我的观点是什么!我的观点就是诗的历史发展观点。诗的发展观点就是人的口音押韵观点,一个人 ...

无论如何,我还是很赞成你的这句话:
好比一、七,黑、白,从唐朝用到今天,它只能是仄声。不管你写诗的人自己的口音是仄是平,它只能作仄声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25 12:46
呵呵 应该说还有太多“观点”是在下不“知道”是否“有益”或“无益”的,所以“来此”求教。然而,各位 ...

已经令更多有志于奉献理论知识的学者们望而却步了
-----------
这些学者是谁呢,你怎么知道他们“望而却步了”?

点评

呵呵 前面还有“应该”两个字,您没注意到吗?您的这种疏忽应该不止一次了。无论如何,您高兴就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25 1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25 13:03
已经令更多有志于奉献理论知识的学者们望而却步了
-----------
这些学者是谁呢,你怎么知道他们“望而却 ...

呵呵 前面还有“应该”两个字,您没注意到吗?您的这种疏忽应该不止一次了。无论如何,您高兴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08: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