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27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三前后相应法
作诗须有来龙去脉,起笔收笔,前后呼应,方为合格。且须层次分明,何处从题前着想,何处从题后下笔,一气写来自然语语入神。唐诗中能解此法者,当推岑参逢入京使一首,爰录于下,俾学者可以得此而自悟也。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上诗起两句是题之前一层,第三句点明逢字正意,末句是题之后一层。立意既警策,措语又极恳挚,固不仅以层次胜也。
第五纲 规则五十四考订四则法
何谓四则?一曰字,二曰句,三曰格,四曰法是也。学诗之有四则尤大匠之有规矩。因规以成圆,因矩以成方,是万古不易之常道,作诗亦何独不然,否则为拗句,为变体,不得谓之正格矣。故学者须先明四则,然后乃有进步。而文人学士虽具出类拔萃之才智,亦断难越此范围。今试分析言之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