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学诗百法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七 作宝塔诗法
"宝塔诗"虽为游戏之作,然须有步骤,有层次,否则叠床架屋,有何意味?而且尤忌凑合、板滞等病。兹示作法于下:
咏酒 一至七字阙 名
酒,酒。
酌来,饮取。
君莫诉,时难久。
偏乐少年,能娱老叟。
对月不可无,看花必须有。
千髡一醉一石,刘伶解酲五斗。
临行强战三五场,酩酊更能相忆否?
上诗无一复语,无一重笔。起六句言饮酒必须有德,七、八两句言老少皆宜,九、十两句言对月、看花皆宜,十一、十二两句寻出两个古人作诗,末两句回顾前事作结。潇洒风流,诗中圣品①。
┈┈┈┈┈┈┈┈┈┈┈┈
①此种作品毫无意义,只是笔墨游戏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八学作棹歌法
"棹歌"与"竹枝词"相近,如渔家唱晚之歌,既须婉约,又贵轻灵,下字似倚声,琢句似风谣,方有真趣,较之"采桑歌"、"采茶歌"别有一种丰韵,是在作者之善为摹写耳。今述其作法如后:
升平湖棹歌 丁立诚
紫光赤色扫尘埃,今日升平湖自开。
红煞桃花青煞柳,春风无数峭帆来。
赤鸟夭玺瑞征多,小石灵函字细摩。
乐府重翻宝鼎见,厌他水调竹枝歌。
邱丹羽化賸荒祠,杉柏阴遮碧一池。
敲破竹扉童不应,小眠惊起白鸥儿。
阿兄舒国绾朝绯,阿弟禅关割妄机。
谁继放生团社约,鱼苗如蚁绿初肥。
广严请梵歇枯龛,春水门前记浴蚕。
唤起鲜于旧诗老,护伽兰礼褚河南。
安平七字艳坡仙,摹勤贞珉又百年。
且采本山茶叶好,一瓯雪沸宝幢泉。
上六诗第一首言湖上风景,第二首言湖上古迹,第三首写鸥,第四首写鱼,第五首写蚕,第六首写茶叶,而满湖画本都在诗中,真风雅绝伦之作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九学作宫词法
宫词者,记宫中之事也。须语类讽谏,恰合诗人忠厚之遗,而词句之间,尤宜含蓄而不率直,隐约而不显露;否则非失之怨怒,既失之轻薄,甚无取也。兹故示其作法于下:
宫 词 熊人霖
雕梁燕子语喃喃,宠绿怜红月已三。
半雨半晴梅子熟,檐前都是爱宜男。
上诗首句以燕子自比,次句言色衰宠弛,如春暮之三月也;三、四两句还望恩幸,措词何等委婉,而哀怨之意已溢于言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 指示变体法
五言七言句之近体诗,不论平起仄起,均有一定不易之例。反是者即谓之变体。变体之诗(或出于作者特殊表达之需要),或出于作者一时之差误,不可认为定格。兹特选录唐诗中七律、七绝之变体各一首,俾初学做诗者不致轻蹈此病(轻学此体)也。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失粘)
晋代衣冠成古丘。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仄仄平平平仄仄(失粘)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上诗第一联与第二联平仄重复,(三联与二联失粘)名曰顺风调,为七律中之变体也。
赠别 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上诗第三句之平仄与第二句应粘而反(失粘),是为七绝中之变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纲 章法二二 起笔突兀法
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之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反起者,不说题之正面而先从题之反面着笔。学者明此诸法,起笔者尤以来势突兀为胜,若一涉平淡,便觉句法不挺矣。兹录唐诗得力在起两句之一首于下,以便学诗者有所取法焉。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上诗首句拈出独有二字,次句便以惊字作衬,有登高一呼之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三 承笔衔接法
律诗以第二联为承笔,或写意,或写景,要与上联起笔衔接,不可松泛。起笔一联,仅浑括大概。点醒题意,全在此联,且需留有不尽之意,以开下文转笔一联。兹录唐诗中第二联最警切之一首,以飨读者,俾知醒题之法也。
军中闻笛 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闲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
上诗第三四句写军中情状,紧接上句看见虏骑之悲感,而全题之用意醒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四 转笔呼应法
转者,就承笔之意,转捩以言之也。其法有三,一、进一层转,二、推一层转,三、反转,总以能与前后相呼应,活而不板者为佳。唐诗之注重转笔而上下一气者,当推杜甫《春望》一首,兹特选录于下。非学到功深者,断难揣摩其万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上诗第五句言兵祸之久,第六句言乡信之重,是全诗最着力处,而与首句写乱后景象、末句自伤衰老,通体均相应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五 合笔结束法
合者,结束全诗,俾有下落也。或开一步,或放一句,总以言有尽而意无穷者为佳构。唐诗中合笔之足以惊人而传诵一时者,首推刘禹锡之蜀先主庙诗。兹亦照录于后,以为学者之模范。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上诗结句言蜀妓凄凉不言蜀灭,而蜀灭之意自在其中,以此结束全题,真觉余韵悠然,有缥缈欲仙之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六 因人述事法
做诗所以传人,非传其人,传其事也。但记述事情,需写得雄壮而不寒酸,方见其人身份之大,志气之高。此种笔致,不可多得。兹特选录唐诗一首于下。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上诗第一联倒写盛时,第三联一句写其旧功,一句写其壮志。明虽述事,而其人则因此传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七 因地记游法
记游之诗,或述山川,或述风土,宜翔实而不浮泛,宜洒脱而不粘附,方为上乘。此种记述之法,唐诗中以李白送友人入蜀一首为最佳,特录如下: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以定,不必访君平。
上诗第二联,一句写对面,一句写旁边,第三联一句写陆,一句写水,句句是记地,却句句是记游,洵为诗之入乎化境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