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曾剑之

迎春联

[复制链接]

1592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成联首席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8883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晓峰 发表于 2014-12-26 21:53
“冷香”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梅雪”是名词性并列结构,他们的共同点是“词性基本相同”,相异的 ...

再换一个角度讨论:若看作冷、香自对,梅、雪自对又可否成立?

点评

谢谢曾兄再次探讨。 学术界是有“句中自对”这一说法,也不乏创作实列,其特点是: 1.同一联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词语,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形成句中自对(其自对工整的要求一般高于传统的上下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7 18:31

3587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辞赋鉴赏首席顾问、清风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044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2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4-12-27 09:52
再换一个角度讨论:若看作冷、香自对,梅、雪自对又可否成立?

       谢谢曾兄再次探讨。
       学术界是有“句中自对”这一说法,也不乏创作实列,其特点是:
       1.同一联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词语,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形成句中自对(其自对工整的要求一般高于传统的上下对仗);
       2.凡上联出现句中自对的现象,则下联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就不再和上联相同,但是要求做到相同位置词语句中自对,而且也要做到和上联一样自对工整。由此可知,以这种方法创作的楹联,其上下联之间自对部分词语的词性就不一样了,即:若上联自对部分是名词对名词,则下联自对部分就是动词对动词,或者形容词对形容词了。
       若是将以上“冷香”分拆成“冷”和“香”,可以先假设是“句中自对”现象,因为这两个词语所表现的内涵都是人对物体的感受,意义较近(当然有时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语也可以,只是要求下联的自对内容也要意义相对或相反),但是将“梅雪”分拆成“梅”和“雪”后,一个是花卉现象,一个是自然现象,词义差别较远,其自对关系明显不如“冷”和“香”那么协调,一般不会被联家所认可。
       当然,任何理念都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谁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理念,在分寸掌握上谁都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1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