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龚仲达作品集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冰雪琉璃”的典雅,那“弓背”的质朴,那“老梅枝干盘错”的白描,那“谁剪梅花作物华”的写意,那“梅花似雪,雪似梅花”的密不透风,那“梅花开过……河去”的空灵跳脱,摇曳多姿,令人美不暇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硬是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楼兰的语言特色,也许比较恰当的就是典雅空灵。楼兰语言的典雅空灵来自于她的博览群书与过人的悟性。在她的文字里,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诗经的质朴简约,汉赋的铺排华丽,唐诗的豪放空灵,宋词的婉约纤丽。楼兰的语言,如蜜蜂采花酿蜜,博采中国古典文学百家之长,凭借着她过人的悟性,艰辛的历练,比较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独具个性、典雅空灵的语言特色。楼兰典雅空灵的语言来源于她二十多年如一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忠贞而执着的守望,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的沃土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举国高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片口号声中,实际上追求感官刺激的快餐文化依然充斥着我们的电视、网络、书刊等文化市场。物欲的喧嚣,蝇利的短视,无耻的炫耀,是非的混淆颠倒,语言的粗制滥造比比皆是;甚至淫秽下流,不堪入目的文字垃圾也屡见不鲜。读楼兰的《秋水长天月下箫》,我十分欣慰地感觉到了,一种于世渐行渐远的古典、高雅、空灵之美,终如大旱中的云霓,为我们带来了唐风宋雨的心灵滋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将出新视作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文如果仅有引经据典,鲜有自己的观点,是不值得效法的,那会让经典的阴影遮蔽自己的灵魂;如果仅有优美的语言,缺乏自己的思想,更不足为道,语言再美,没有蕙质兰心,永远是徒有其表的蜡质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杨巨源诗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尽是看花人。”出新才是文章和诗歌的生命。读楼兰的画评,可以随时读到只属于她自己的新发现、新思考、新观点、新视角、新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兰能从如莲的画作中,见人之所难见,见人之所未见的画魂精髓。如她在评如莲的《雾》中有这样两段点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作《逍遥游》,鲲鹏展翅北海而至南溟,人生无待的自如和自然物化的大道本安于掌间,只是鲜有人知,而鲜有人画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读如莲画,读那笔端精技与画外功夫都是枉然;读如莲,就如读自心,藩篱之外,可以任自己纵荒八目,心游万仞,如在云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305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见解,不拘泥于如莲的画作的表象信息,也不因袭常人探究功夫在功夫之外的老套路,而是用她自己“鹜精八极,心游万仞”的自由思维,去与古人的经典哲学思考,去与暮年的如莲将山岚烟水收入笔下的《雾》,对接碰撞所迸射出的睿智精湛的思辨火花。乍看在人言外,细想却在人意中。在人言外见大智慧,在人意中见真性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2 06: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