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一苇一苇

【百家争鸣】第一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31 14:16
俺还是坚持不用狂澜,前后改得都好,下片“忽起狂瀾,驚浪兼天涌”,引到暗流上去就够了,没必要扬起来
...

一點波瀾沒有,也與原作有悖,那就把動作弄小點

波映橫眸形影動,
淺淺深深,
深意無人懂。
流盡相思誰解夢,
多情又為誰偷送?

一抱閑愁風作弄,
些些微瀾,
每與江潮涌,
嘆息浮生遊不定,
總為萍碎傷飄梗 !

点评

我這個看似在尊重原作的原則上,盡量做到改而不傷原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20:45
既然大家都在改了,芳姐也说可以不按原创发挥,那俺也弄个妖妇版滴水博大家一笑吧 风皱眉峰谁与痛? 曲曲回环, 欲诉谁能懂? 未解多情谁可共? 相思又被谁偷送? 无意飞花天作弄, 一瓣馨香, 偏向心头涌。 执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18:1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8-3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31 14:21
这种类型的东西,俺向来是不碰的,知道啥时候落马的又被平反了,平反的又落马了,说不清楚。以前网络上赞 ...

時政的東西不是太好寫,一些涉及敏感話題的東西我也不去碰的。

点评

那就看一苇碰不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17:13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8-31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苍桑树 发表于 2014-8-31 15:34
呵呵。先生可有自由啊。只是反腐的大势还是深得人心的。我想不论现在还是以后,都没人会能否定的。谢谢坦 ...

這次反腐,必將載入史冊,真詩人理當大寫特寫:share:

点评

谢先生鼓励鞭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 11:1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8-3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8-31 17:07
時政的東西不是太好寫,一些涉及敏感話題的東西我也不去碰的。

那就看一苇碰不碰了

点评

呵呵。你呀。是不好砸砖吗?我可受得起啊。来就是学习的。你放心就是!先谢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 11:21
不過評論無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17:15
发表于 2014-8-3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31 17:13
那就看一苇碰不碰了

不過評論無妨:share:

点评

先生说的是啊。评论有什么错哟?有错首先是写的人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 11:2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8-3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8-31 14:21
这种类型的东西,俺向来是不碰的,知道啥时候落马的又被平反了,平反的又落马了,说不清楚。以前网络上赞 ...

比如吧,我前段時間看人寫林彪,便也寫了一個,不想在中華詩詞論壇被兩三貨深文周納,說我為林彪翻案,為林彪翻案就是反對老人家,反對老人家就是反對執政黨,幸虧如今沒有文字獄,不然,非斷送了老頭皮不可:L

点评

那样的人物一般人也不会去动笔写的。至于现在有些人还有文革遗风,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今天言论自由开放多了。他们再兴风作浪也掀不起浪来的。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 11:25
你写林彪那个,若是有文字狱,你恐怕真是会有危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19:16
所以啊,俺不碰这个题材,就是这个道理,这事情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观点看法,说不明白,为免得惹口水事,懒得白活,没事聊聊风花雪月,谁也不能把咱怎样。 下面有段文字,很有意思。 靖难之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近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17:3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8-3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苍桑树 发表于 2014-8-31 15:34
呵呵。先生可有自由啊。只是反腐的大势还是深得人心的。我想不论现在还是以后,都没人会能否定的。谢谢坦 ...

俺从不否定反腐,也认为这是大势所趋。
只是,写不写诗词,或在网上议不议论这问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靖难之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近侍解缙、胡广、王艮三人在吴溥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决定了三人以后不同的人生道路。
解缙、胡广慷慨陈词,怒斥燕王朱棣以下犯上的叛逆行径。大有不刹此贼,妄为国臣的架势。胡广表示要以身殉国。谈话时,王艮却没有说一句话。谈到燕王马上要拿下京城时,他仅仅是不住的流泪。
谈话结束后,解缙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召至,口头谢”.李贯不落人后“亦迎附”。蓦然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妻子说:我是国家之臣,至城破国亡的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然后纵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的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两人相对苦笑。
发表于 2014-8-3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8-31 17:35
比如吧,我前段時間看人寫林彪,便也寫了一個,不想在中華詩詞論壇被兩三貨深文周納,說我為林彪翻案,為 ...

所以啊,俺不碰这个题材,就是这个道理,这事情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观点看法,说不明白,为免得惹口水事,懒得白活,没事聊聊风花雪月,谁也不能把咱怎样。
下面有段文字,很有意思。

靖难之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近侍解缙、胡广、王艮三人在吴溥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决定了三人以后不同的人生道路。
解缙、胡广慷慨陈词,怒斥燕王朱棣以下犯上的叛逆行径。大有不刹此贼,妄为国臣的架势。胡广表示要以身殉国。谈话时,王艮却没有说一句话。谈到燕王马上要拿下京城时,他仅仅是不住的流泪。
谈话结束后,解缙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召至,口头谢”.李贯不落人后“亦迎附”。蓦然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妻子说:我是国家之臣,至城破国亡的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然后纵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的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两人相对苦笑。

发表于 2014-8-3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墨韵香 发表于 2014-8-31 09:06
如果不能是波湛明眸,那就取"波映明眸",什么风呀,天的,你妖喜欢,俺不喜欢.呵呵. ...

呵呵,其实,俺也只是建议,姐滴文字姐做主!
情少独钟当是我,语多妖气未缘君。
发表于 2014-8-3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墨韵香 发表于 2014-8-31 08:53
妖妇此言差矣!!苇姐大部分读懂了我的意思.这是肯定的.只是俺当初写"滔浪翻天涌"这句的时候,明镜老师的点 ...

看来芳姐是曲解俺滴意思了。俺并不是说一苇没有解读清楚姐的词义,而是批评没有按原创滴意思去修改而已。俺一直认为,改自己的词也好,改人家的词也罢,必须要忠于原创的思想,若无此立场的话,即使改得再好,俺也不会用。因为那违背了写词的初衷。“文章体制本天成,只让通才有性情。”不管是创作,还是心路,俺觉得都不能少了性情二字。心路就照着自己的感悟去发挥,创作就先使入戏,然后再按戏里心路去发挥。而这首词里一苇的结和姐的结是表达的两种心情,一苇的透露着一种曙光在前途的希望,是阳光的,而姐确是一种茫然不知的心境,如果这样也可以互换的话,那只能说明一点,就是,姐的这词本身的思想就是混乱的,随意的,也是没有自我的。是为创作而创作,那就是,本身立意不明,到时看怎么文采斐然再怎么发展,那么这样的话,个人觉得就没有写词的意义了,且也无法去进步了。其实,有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手法去表达自己原本的意思是常事的,能改好是最好,若不能改,俺宁愿先放着。俺始终信奉“尖叉竞病全无碍,怕读人间趁韵诗。”比如,俺在这求砖滴那篇上海之旅,第三联合掌可以说是律对中硬伤的,不仅一苇和梅岭兄提出了批评,其实,俺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如果要俺违背初衷去改,俺宁愿不改。当然,如果有更好的表意方式,俺是肯定会乐于修改的。但是,不违背初衷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只能在表意上不断提高,诗词才能进步,而不能这个表意表不清楚,那就换一个意境去迎合,去将就的。当然,这也只是俺个人的浅见,芳姐及大家也许不会赞同,但既然是百家争鸣,大家又都是朋友,那俺也就直抒己见了。若有不同意见,欢迎再做探讨!:Z

点评

问题是你并没有读出俺的心境出来. 俺本意想表达得也不是茫然不知的心境,如果让你读出来,那是我文字表达的失败.或是你理解上的问题.其实我认为一苇老师对这首诗的整体意境还是把握得比较到位的.至于俺写诗亦好,写词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21:30
这种讨论甚好! 我本人几乎从来不改诗——写好了就这样了,毛病总归是有的,我自己给自己挑毛病也挑出来很多,只是懒得改。有时一时心情变了,再写就不是那个意思了。更何况替别人改诗。。。 知道哪里有问题就行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31 19:20
情少独钟当是我,语多妖气未缘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28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