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也学时贤

清余丙照《赋学指南》注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长庚《梦笔生花1赋》:
岂夜入题诗之路,径本三三2;倘朝思授管之人,仙疑七七3。(押数目字)
注释:
1、梦笔生花:比喻才情横溢,文思敏捷。也可以理解为写作水平很高。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小时候,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2、三三径:宋杨万里于东园辟九径,分植不同的花木,名曰“三三径”。宋杨万里《三三径》诗序:“东园新开九径,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九种花木,各植一径,命曰三三径。”宋周必大《上巳访杨廷秀》诗:“回环自斸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3、殷七七: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称七七,以善幻术著名。《太平广记》卷五二引五代沉汾《续仙传殷天祥》:“﹝七七﹞醉歌曰:‘弹琴碧玉调,药鍊白朱砂。解酝顷刻酒,能开非时花。’”《太平广记》卷五二引五代沉汾《续仙传?殷天祥》:“七七酌水为酒,削木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驻,呼鸟自坠,唾鱼即活……凡诸术不可胜纪。”宋苏轼《后十馀日复至吉祥寺》诗:“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清赵翼《戏为迭字体寄邵耐亭》诗:“消寒欲过燕九九,催花拟唤殷七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潮《浔阳琵琶赋》:
嗟老大之无成,鬓将点白1;叹浮生之若梦,眼孰垂青2

注释:
1、鬓白:潘岳三十二岁见白发,是未老先衰的标志。后用“潘岳鬓白、二毛”等喻指年岁磋跎。
2、垂青:《晋书阮籍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锡麒《春水绿波赋》:
船真天上,扪星斗而皆青;人在镜中,染须眉而尽绿。(押颜色字)
陶亮采《池塘生春草赋》:
  
逗出无边绿意,春去春来;牵将一片红情,江南江北。
徐轼《东坡赤壁后游赋》:
两番惆怅之情,猿呼左右;一片空明之影,鹤梦西东。(押方向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谭天成《西王母1献益地图赋》:
厚德载物2,终有庆3取象乎坤;自上不下,道大光4是名为益5
注释:
1、西王母:尊称王母娘娘。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原是掌管不死药、罚恶的上古女神,现多传为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全真教的祖师。王母娘娘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王母的全称即为西王母,中国几部最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已有西王母的记载,说她拥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神药。《穆天子传》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但也有神话版本说,《山海经》中言西王母人身虎齿,豹尾蓬头云云,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历史学有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西王母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或图腾的称号。历史上可能不止一位西王母而是好几代西王母。
2、厚德载物: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处《易经》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有庆:出自《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 "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4、道大光:比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5、《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震下巽上。易益彖传》:"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又《象传》: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松《律中仲吕1赋》:
合乎夷则2之宫,已盛于巳3;生自无射4之母,相见乎离5。(押卦名)
注释:
1、仲吕:A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B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吕氏春秋季夏》: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高诱注:仲吕,四月。《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高诱注:仲吕,四月也。阳在外,阴在中,所以吕中于阳助成功也,故曰仲吕。汉班固《白虎通五行》:四月谓之仲吕。
2、夷则: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又,奇数各律又称为"律",偶数各律称为"吕"总称为"六律","六吕",或简称为"正律",乃对其半调(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
3、已盛于巳:《汉书律历志上》故孳萌于子,纽牙于丑,引达于寅,冒茆于卯,振美于辰,已盛于巳,咢布于午,昧暧于未,申坚于申,留孰于酉,毕入于戌,该阂于亥。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茂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任于壬,陈揆于癸。
4、无射之母:应钟,应当作夹,隂声第二,其位在卯,名曰夹钟,乃夷则之妻,无射之母也,故与夷则无射互相合也。
5、相见乎离:《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孔子的这几句话,简单地解释是:太阳在东方升起,震为东,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不久就表现了它影响万物的能力,万物滋长,巽为东南,春夏之间,上午(齐乎巽),至正中则光辉而治。离为南,日正当中,为夏,万物都在充分发育 (相见乎离)。日偏西时,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勃之象已收,坤为地(致役乎坤)。日落时,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气象,这时兑势已是一阴来到,一切开始进入阴的境界(说言乎兑)。入夜,也是深秋之时,阳能的乾卦进入阴境,阴阳就有交战的现象(战乎乾)。子夜,孟冬之时,万物所归,在极阴的境界中,一阳在其中矣,这是新的转机,坎中满(劳乎坎)。夜去冬尽,宇宙间一切开始暗中萌动了,新的阳能又起来了(成言乎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O押人名、地名
押人名、地名,最易起眼,要必先有其人、其地来历,可以诠题者叙之于上,然后以人名、地名押之,方能工稳,令人豁目,不可凭空硬押。
高登鳌《冯谖弹铗赋》:
是谁肝胆,冀餐饭1于王孙;绰有须眉,笑衣冠于优孟2
注释:
1、饭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魏书崔光传》:“致时饥渴,餐饭不赡。”
2、衣冠优孟:优,形声,从人,尤声。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家蘅《蝴蝶赋》:
觉也蘧蘧1,疑是梦回庄叟;飞兮冉冉2,岂真魂返韩凭3
注释:
1、蘧蘧:悠然自得貌。《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唐杨炯《卧读书架赋》:风清夜浅,每待蘧蘧之觉;日永春深,常偶便便之腹。
2、冉冉:A渐进地,慢慢地。古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B柔软的样子,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3、韩凭:亦作"韩冯"、"韩朋"。战国时期宋国商丘人。东周战国时,宋康王见舍人韩凭的妻子何贞夫貌美,就把何氏霸占过来,为此韩凭夫妇双双殉情自杀。宋康王发怒,不让韩凭夫妇葬在一起,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后来,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动人。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衷,称这种树为"相思树"。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变成的。如今商丘睢阳还有韩凭城。韩妻何氏所作的歌谣《乌鹊歌》《青陵台歌》至今还在这里流传。。。。李义山诗: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李商隐诗实是化蝶一说的滥觞。到明代韩凭夫妇化蝶之说已作为成说进入了地方志的记载,如清代《封邱县志》卷六记载:有鸳鸯鸟各一,恒栖树上,朝夕悲鸣。人谓即韩凭夫妇之精魄。后化为双蝴蝶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瓦伊筠《仙胎鱼1赋》:
游还策策2,他年骑待琴高3;乐最洋洋4,此处知惟庄叟。
注释:
1、仙胎鱼:为崂山独有的名贵鱼种。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仙胎鱼出白沙河,从九水来,山回涧折,其流长而清湛不染泥尘,鱼之游泳于清泉白石中者也,大可五、六寸,鲜美异常。”
2、策策:象声词。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牕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宋张孝祥《满江红思归寄柳州》词:策策西风双鬓底,晖晖斜日朱栏曲。元麻革《晚步张巩田间》诗:悠悠独鸟穿云下,策策寒乌掠日飞。
3、琴高:是先秦时代汉族传说中人物。能鼓琴,后于涿水乘鲤归仙。《水经注 : 卷二十三》记载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郡间二百馀年,后入砀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屋祠。果乘赤鲤鱼出,入坐祠中,砀中有可万人观之,留月馀,复入水也。
4、洋洋:自得貌,喜乐貌。班固《十八侯铭》:“洋洋丞相,势譎师旅。”章樵注:“洋洋,得意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昌光《碧筒杯1赋》:
何妨野饮2花间,句赓苏子;不是流觞水曲3,胜纪羲之。(押人名)
注释:
1、碧筒杯:亦作碧桐杯。一种用荷叶制成的饮酒器。明杨慎《碧桐杯》:“唐人《碧桐杯》诗:‘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
2、野饮:在野外饮酒。宋苏轼《送段屯田分得于字》诗: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辽史穆宗纪下》:“壬辰,获鹅于述古水,野饮终夜。”
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泛指在水边宴集。流:使动用法;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也学时贤 于 2017-10-24 09:51 编辑

鲍桂星《李愬雪夜人蔡州赋》:
五十载对狼丑族1,尽扫江淮;三百年汗马勋名2,必推唐邓3
注释:
1、丑族:犹丑类。指坏人、恶人。《隋书越王侗传》:以我义师,顺彼天道,枭夷丑族,匪夕伊朝。
2、汗马勋名:汗马,指战马奔走而出汗,喻指劳苦征战,原指立的战功,泛指后工作中作出贡献。另外,汗马也可以是汗血宝马的简称,指骏马,亦指战马。
欧阳兆熊挽曾国藩:矢志奋天戈,忆昔旅雁传书,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竟历尽水火龙蛇,成就千秋人物;省身留日记,读到获麟绝笔,将汗马勋名,问牛相业,都看做秕糠尘垢,开拓万古心胸。
3、唐邓: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朝廷派遣唐邓节度使李愬率军讨伐割据淮西称雄的吴元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0: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