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也学时贤

清余丙照《赋学指南》注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华山赋》:
千岩竞秀1,峰从海外飞来;一线微分,天自洞中小有2
注释:
1、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2、小有:稍有一些。《易·讼》: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宋苏轼《策略》:吏民上书,苟小有可观者,皆宜召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仁虎《秋露如珠赋》:
千颗匀圆,冷湿苍苔1之院;五更滴沥2,凉沾白苎3之衣。
注释:
1、苍苔:青色苔藓。晋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说: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2、滴沥:流滴。汉杜笃《首阳山赋》:青罗落漠而上覆,穴溜滴沥而下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涢水》: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望齐冰雪,微津细液,滴沥不断。唐孟郊《秋怀》诗: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3、白苎:白色的苎麻;苎衣(苎麻布制成的衣服。比喻粗布衣);苎蒲(苎麻和蒲草。可编织成斗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昌光《船斋赋》:
晴岚1远岸,红开东壁2之花;落日孤舟,绿到西家之水。
注释:
1、晴岚:岚,是指山林间的雾气。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唐郑谷《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
2、东壁:室东侧的墙壁下。《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复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履基《饮马投钱1赋》:
迎风控辔2,方成驻马之坡;顾影3开缄4,忽讶数钱之市。
注释:
1、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唐徐坚《初学记》卷六引《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2、辔:马縻也。东汉许慎《说文》:辔,马縻也。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wè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3、顾影:亦作顾景;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
4、开缄:开拆(函件等)。唐李白《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国莹《洞庭橘柚赋》:
偶来泽畔人家,半篱红影;若问山中奴婢1,几树黄苞2
注释:
1、山中奴婢:同源典故仙童带橘香、千奴、千木奴、千树封侯、千树橘、千橘江陵、千头、千头木奴、千头橘、奴橘、木奴、木奴千树、木奴橘、李衡奴、栽桔防贫、栽橘防贫、栽黄橘、橘千头、橘奴、橘封千户、 橘州、橘树当家僮、橘为奴、橘里、橘黄千树、江橘千头、江陵橘、江陵种橘、江头橘、洲中奴、种橘圆林、黄柑千树。《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休传〉: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曰:「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据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曰:「丹阳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钩斩袪,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馀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橘奴:代指橘,或喻微薄家产。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橘奴典故啊,其实与“千户封侯”算同类,最早不是《三国志》,而是《史记》。
2、黄苞:《昭明文选》卷十八晋潘安仁(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唐张铳注:甘,桔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言剥之也。韩翃送郭赞府归淮南:白苧歌西曲,黄苞寄北人。黄苞:橘的外皮。《文选·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张铣注:“甘,橘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言剥之也。”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黄苞柑正熟,红缕鱠仍鲜。”指成熟的橘子。清顾炎武《颜神山中见橘》诗:“黄苞緑叶似荆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时风《小春1赋》:
霜凝月馆,数行雁字悠悠;枫冷寒塘,几点榆星2历历3
注释:
1、小春:宋朝著名文学家丘葵有代表作品《小春》:落尽千林秋又冬,惭无生意岁将穷。是谁借得三春力,为我敷施十月中。种种草根含暖气,鳞鳞水面发和风。江梅剩放南枝蕊,欲策阳回第一功。中国在较长时间里, 使用的“夏历”, 是把十一月作为一年之开始,叫“阳”,习惯上,把十一月叫“小阳春”。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因此小阳春是指农历十月,就只有一个月时间。我国有些地方把这时节的气候叫做“十月小阳春”的习惯,指的是立冬至小雪节令这段时间,一些果树会开二次花,呈现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
2、榆星:白榆星。星榆:榆荚形似钱,色白成串,因以“星榆”形容繁星。语本《玉台新咏·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唐王初《即夕》诗:“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纔乱絳河低。” 宋 王禹称 《五老峰》诗:“矗矗拂星榆,峥嶸与众殊。”指白榆。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
3、历历: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歷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O写情
诗发乎情,而赋者,古诗之流也。则骈四俪六,亦宜隐寓深情。作者挥毫,务必寄情绵邈,令人一往情深,方得文生情,情生文之妙。观江淹《恨》、《别》二赋,可以悟矣。
陆润章《临邛沽酒赋》:
剧怜抱瓮1而前,为郎憔悴;莫谓遇人不淑2,辱在泥涂3
注释:
1、抱瓮灌园: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2、遇人不淑:谓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语出《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郑玄 笺:“淑,善也。” 清 鹅湖逸士 《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李后 ﹞以遇人不淑而人几忘其丽,尤难效者,在秋波善睞,神光动人。”
3、《左传》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襄《七夕赋》:
不是情如秋薄,但许飘零1;总教恨比河深,几多慰恤2
注释:
1、飘零:指轻柔物随风自空中降落。汉司马相如《美人赋》:“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2、慰恤:谓慰问存恤。《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洮西之战,至取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嘉谷《吹箫乞食1赋》:
非关桥畔月明2,声何悲壮;不是楼头人倚3,气更萧条。
注释:
1、吹箫乞食:《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作箫。
2、桥畔月明:二十四桥明月夜。
3、倚楼:解释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唐杜甫《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爌《织女怀牵牛赋》:
怨人间荐菓无期,黄姑1信梗;问天上成桥何日,乌鹊音乖。
注释:
1、黄姑:(1)牵牛星。《玉台新咏歌辞之一》: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吴兆宜注引《岁时记》: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唐元稹《决绝词》之二: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清吴伟业《无题》诗之一:天边恰有黄姑恨,吹入萧郎此夜吟。(2)指腊梅。宋杨万里《次东坡先生蜡梅韵》:梅花已自不是花,冰块谪堕玉皇家。不餐烟火更餐蜡,化作黄姑瞒造物。
(3)西汉初年女性,夏黄公之女,继承父志,在乡里行医看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