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也学时贤

清余丙照《赋学指南》注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召南《蛟毫褥1赋》:
即教被织龙文,让兹润泽;纵使枕镌鹿角,逊此澄清。
注释:
1、传说中的一种极纤细的毛。以此毫为褥,柔软而凉爽。蛟,通“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丙照《精卫填海1赋》:
浑同齐女为蝉2,常含余怨;并异韩凭3作蝶,自栩芳姿。
注释:
1、《山海经》:精卫填海。
2齐国王后忿恚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嚖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为齐女焉
3、见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O双关
双关者,盖题系两截话头,如“秧针”、“柳线”等题,不得单做上一字,又不得呆做下一字,总要双关齐下,不沾不脱,似是而非。若系喻意题,全不露出正意字面者,亦须两面关通,方得诠题真谛,但此法总以浑融为主。
曹仁虎《秋云似罗赋》:
裁来一幅霓裳,几同擘絮1;排出数行雁字,浑讶书裙2
注释:
1、擘絮:棉花,撕开的棉花。
2书裙:《宋书羊欣传》: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唐张怀瓘《书断王献之》:欣着白绢裙,昼眠,子敬(王献之)乃书其裙而及带,欣觉,欢乐,遂宝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湛恩《圣言如水火1赋》:
性犹湍而可决,真觉如流2;气有焰而常腾,无妨向迩3
注释:
1、水火:(1).水与火。《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东观汉记郑众传》:“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欲胁服众。”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积薪》:“寓宿于山中孤姥之家。但有妇姑,止给水火。”(2).互不相容。喻势不两立。
2、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之三十四:觉如流酥灌体,入骨清冻,遂揖而去。
3、向迩:靠近;接近。《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宋叶适《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吾方以先事造兵为发狂必死之药,敢嚮邇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扬《蜃楼赋》:
兴也勃焉1,岂必费百金之产;翩其逝矣2,何曾飞三月之灰3
注释:
1、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出自“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2、《诗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毛传:“不善绁檠巧用,则..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转眼化为鹦鹉,翩然逝矣。”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曰:“吾其逝矣。”遗命俭约,务在节制。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谥曰贞子。
3、飞灰:是古人将芦苇茎中薄膜烧成灰,放在不同律管里,置案上,密封门户,到某一气节,相应律管里的灰即会自行飞出,以此预测气节。杜甫《小至》诗:"刺绣五文添弱线,吹葭(王官)六动飞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元梅《雁字赋》:
得钟繇之笔法,矫若游龙;会逸少之楷书,翩若舞鹤。
汪学金《文阵赋》:
倚马1才高,脑贮甲兵十万;雕龙2技擅,肠撑文字五千。
注释:
1、倚马:典出《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晋人袁虎曾任大司马桓温记室,一次奉命草拟布告,倚着战马立时写成。用以比喻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2、雕龙: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刻意雕琢文字。语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晋梓《笔阵赋》:
扼片言以居要,单骑前行;快生面之独开1,偏师直捣。
注释:
1、别开生面:杜甫的《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褚式玉《白傅裳1赋》:
针似神行,补就古今之缺;斗随胆运,熨乎恩怨之波。
疑惑:白傅莫非指白香山乎?不知其所以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O串合
串合与双关异也。双关则一语关合两面,如“聚米为山”题,则用饭颗1敖仓2典故,则“米”字“山”字俱关定矣。串合则语仍两截,如“聚米为山”题,或用米的典故,顺串合山;或用山的典故,逆串合米。总要组织精工,如天衣无缝则妙。
注释:
1、饭颗山: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白(李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2、古代重要粮仓。秦设置。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敖山。地当黄河和济水分流处。中原漕粮由此输往关中和北部地区。汉魏仍在此设仓。后泛称粮仓为敖仓。《史记》:汉王军荥阳,取敖仓。《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郜之间,秦立为敖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钟潮《春山如笑赋》:
如其顽石点头1,曾否拈花微笑2;倘使仙人抚掌3,定然着手成春4
注释:
1、顽石点头: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2、拈花微笑:“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师徒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
3、抚掌:拍手。多表示高兴、得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用荀攸计” 裴松之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
4、着手成春: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舅逢花开,如瞻岁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1: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