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也学时贤

清余丙照《赋学指南》注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厘成《受飧返璧1赋》:
善为我辞2,谁至摽其使者3;庶几式食4,或亦哀夫王孙。
注释:
1、受飧返璧:接受小的施予以示领情,返还贵重的礼品以示不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寘璧焉。公子受飧返璧。
2、《论语雍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3、摽其使者:摽,挥之使去。《孟子》: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
4、庶几式食:《诗·小雅·车舝》:“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殽,式食庶几。”袁梅注:“庶几,幸。此表希望之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锡恭《巡野观稼1赋》:
敬尔在公2,庆农夫之克敏3;所其无逸4,信稼穡之先知。
注释:
1、《周礼地官司稼》: 巡野观稼,以年之上下出敛法。
2、《诗经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3、《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朱熹集传:“敏,疾也。”4、《尚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无逸,不要贪图安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振镛《吹竹学凤鸣1赋》:
真以气求,虽未学而谓之学2;何其声似3,假善鸣而使之鸣。
注释:
1、吹竹学凤鸣:源见“伶伦凤律”。指创制音律。用以咏竹。唐陈子昂《修竹篇》诗:“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孟子》:“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4、韩愈《送孟东野序》: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骥先《抱一为天下式1赋》:
为模为楷2,虽小民无得而称焉3;是经是程4,微圣人其谁与归也5。勿叁勿二6,陈书曰一哉王言7;是训是行8,歌诗曰万邦作式9
注释:
1、《道德经》第2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之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为模为楷:东魏《中岳嵩阳寺碑》:為模為楷,永劫祗承。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卷十三:“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
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4、《诗小雅小旻》: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匪:非。先民:古人,指古贤者。程:效法。大犹:大道、常规。经:经营、遵循。
5、范仲淹《岳阳楼记》: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6、《儿女英雄传》二八回:“勿贰以二,勿叁以三,惟精惟一,万变是监。”
7、《尚书商书》:“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8、《书·洪范》:于帝其训,又,是训是行。
9、万邦作式:《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蒋祥墀《屋上鸣泉1赋》:
习坎而入于坎2,搏而跃之3;善鸣而假之鸣,浏其清矣4
注释:
1、《唐会要》卷九十九:至盛夏之时,引水潜流,上遍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鸣泉,俄见四檐飞溜,悬汲如瀑,激气成凉风。2、习坎:坎作坎坷困难解,习乃学习之意,习坎即从困难中学习并成长,主动吸收知识,迎接挑战。享受困难带来的磨砺从而让自己更强。《象》曰: 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3、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4、《诗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O叠字句
句中叠字,用法不一。或于上句用之,或于下句用之,或于句首用之,或于句尾用之。或于句中用之。有用之而句法生动者,有用之而句法整齐者,总忌庸腐,而贵新逸。
曹仁虎《秋露如珠1赋》:
累累2无数,三更蟋蟀堂前3;皎皎4有光,一夜鸳鸯瓦5上。
注释:
1、秋露,是秋日的露水。南朝梁江淹《别赋》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2、累累:指多;重叠;联贯成串。《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3、《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4、皎皎:洁白貌,清白貌。出自《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5、鸳鸯瓦:中国传统屋瓦形式,一俯一仰,形同鸳鸯依偎交合,故称鸳鸯瓦。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尧栋《支机石赋》:
声抛轧轧1,非因掷地之金2;质表亭亭3,不是落星之石4
注释:
1、轧轧:象声词。唐许浑《 旅怀》诗:“征车何轧轧,南北极天涯。”宋柳永《采莲令》词:“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2、掷地金声:金,钟罄之类的乐器。用于文章或说话,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3、亭亭:高耸貌。张衡《西京赋》:“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苕苕。”薛综注:“亭亭、苕苕,高貌也。”
4、落星石:又名落星墩,是位于鄱阳湖上水边的一座小小石岛。传为坠星所化。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铎《风不鸣条1赋》:
披襟元礼松前2,讵闻烈烈3;挂瓢颖川树上4,莫厌刁刁5
注释:
1、风不鸣条: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塊,风不鸣条。”
2、披襟元礼松前:披襟,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楚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李膺,字元礼,东汉颖川襄城人。《世说新语赏誉》:“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3、烈烈: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
4、挂瓢颖川树上:挂瓢,指隐居或隐者傲世。葫芦瓢。古代用为盛酒器。相传许由饮水无杯,有人赠以一瓢,由饮毕,悬于树上。后以“挂瓢”为隐居或隐者傲世的典故。尧知其贤德,欲禅让于许由。许由坚辞不就,洗耳颖水,隐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
5、刁刁:形容风声。宋程俱《杂兴》诗之四:“濯濯檐下溜,刁刁树间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潮《霜砧赋》:
明月三分1,冷浸纤纤之手2;寒云一片3,凉生楚楚之衣4
注释:
1、唐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2、纤纤:形容女子的手细长柔软。《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3、清洪升《太白酒楼》:一片寒云接素秋,几行疏树覆城头。海风吹上东山月,独倚天边太白楼。
4、楚楚:鲜明貌。《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楚楚,鲜明貌。”唐白居易《早朝》诗:“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学金《芙蓉裳1赋》:
谁工采采2之吟,终朝盈掬3;雅称掺掺之手4,尽日缝裳。
注释:
1、《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芙蓉为裳,是诗人屈原表达自己的志趣高洁,不同流合污的品行,后遂用为象征人的志行高洁的典故。
2、采采:华饰貌。《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朱熹集传:“采采,华饰也。” 犹言采了又采。南朝齐陶功曹《采菱曲》:“采采讵盈掬,还望空延伫。”
3、盈掬:满捧。两手合捧曰匊。《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匊。”毛传:“两手曰匊。”唐杜甫《佳人》诗:“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
4、掺掺之手:《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毛传:“掺掺,犹纤纤也。”南朝 宋 刘铄 《白紵曲》:“佳人举袖耀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