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毓芝《谏果1赋》:
谏还余草2,果亦分枝3。占美名于感擘4,传别种于波斯5。尝口一番,余芳尚烈;沃心几遍,得味偏迟。自岭南之撷秀,佐砚北6之清思。曩时翠颗初盈,叶惟沃若7;今日红盐8乍落,风正凄其9。 注释: 1、橄榄的别名。宋赵蕃《倪秀才惠橄榄》诗之二:“直道堪嗟故不容,更持谏果欲谁从?”元王祯《农书》卷九:“橄榄生岭南及闽广州郡……其味苦酸而涩,食久味方回甘,故昔人名为谏果。”油柑的别名。梵语作庵罗、庵摩勒,义译为无垢果。又称馀甘子。宋周密《齐东野语谏笋谏果》:“又记涪翁在戎州日,过蔡次律家,小轩外植馀甘子,乞名於翁,因名之曰味谏轩。其后王子予以橄榄送翁,翁赋云:‘方怀味谏轩中果,忽见金盘橄榄来,想见馀甘有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然则二物亦可名之为谏果也。” 2、谏还余草:余: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多余的。草:文书的底稿。宋洪迈《容斋续笔》:吴中士人家藏其草。谏草:谏书的草稿。《三国志魏志贾逵传》“然太祖心善逵,以为丞相主簿”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逵受教,谓其同僚三主簿曰:‘今实不可出,而教如此,不可不谏也。’乃建谏草以示三人。”余草: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多余的文书底稿。 3、分枝:与分蘖相对,茎的生长方式,语出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 4、感擘:注者疑为梵语作庵罗或庵摩勒的另一译法。 5、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 6、砚北:谓几案面南,人坐砚北。指从事著作。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十:“唐段成式书云:‘杯宴之馀,常居砚北。’”宋晁说之《感事》诗之一:“干戈难作墙东客,疾病犹存砚北身。” 7、沃若:润泽貌。《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集传:“沃若,润泽貌。” 8、红盐:食盐的一种。宋苏轼《橄榄》诗:“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徐师川云:‘……世只疑红盐二字,以为别有故事,不知此即《本草》论盐有数种:北海青,南海赤。橄榄生于南海,故用红盐也。’”清曹寅《麦炒》诗:“油瞿焙磨出僧家,细糁红盐滴乳花。” 9、凄其:寒凉貌。《诗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南朝宋谢灵运《初往新安桐庐口》诗:“絺綌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