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也学时贤

清余丙照《赋学指南》注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以衔《五六天地之中合赋》:
干属于天,倍其五而十全可记;支属于地,倍其六而十二无衍
1
注释:
1、无衍:不延缓。《管子·白心》:“今夫来者,必道其道,无迁无衍,命乃长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绍曾《十八学士登瀛洲1赋》:
拟以野中元恺
2,既增双璧3之奇;比之阁上麒麟4,更益七贤5之数。
注释:
1、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并为学士。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2、元凯:八元八凯的省称。3、双璧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暐与弟恭之并有时誉,洛阳令贾桢见其兄弟,叹曰:‘仆以年老,更覩双璧。’”4、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王朝时期霍光等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麒麟阁。5、当为竹林七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O前后着想
赋有前面后面,作者必前后着想,方无剩义。其法有三:一是上二句追忆题前,下二句落到题面,此瞻前法也。一是上二句安顿题位,下二句推向题后,此顾后法也。一是上二句收足题位,下二句缴到题前,此逆挽法也。
王曾述《问讯东桥竹1赋》:
曩时刻字,认斑点之犹存;今日寻芳,喜檀圞
2之益固。
注释:
1、杜甫《重游何氏五首》: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2、檀圞: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项家达《卖剑买牛1赋》:
昔日秋风塞上
2,矜斩马3以称雄;此时青草堤边5,学骑牛5而适意。
注释:
1、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2、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
3、唐卢照邻:愿得斩马剑。
4、宋张商英《南乡子向晚出京关》:杨柳堤边青草岸。
5、唐于鹄:巴女骑牛唱竹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函光《柳桥1赋》:
记曾踏遍霜华,寒生茅店
2;又是飘残柳带3,绿暗河桥4。(瞻前法)
注释:
1、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唐白居易《开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韵以献》:“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2、茅店:用茅草盖成的旅舍。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宋方千里:几点岸柳飘残。
4、宋李复《酬李公寅留别》:绿暗河桥冰泮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国莹《煨手赋》:
参禅五夜,此时小隐
1之人;赠子一言2,他日太平之相3
注释:
1、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后遂以"小隐"指隐居山林。
2、宋廖行之《减字木兰花·相从归去》:临歧握手,赠子一言君听否?舌在何忧,莫作人间儿女愁。
3、柳永《煮海歌》:太平相业尔惟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应钧《冶亭赠扇1赋》:
算此际圆如夜月,袖底藏无;问他年洽到秋风,箧中捐未
2。(顾后法)
注释:
1、冶亭赠扇《晋书文苑传袁宏》:谢安常赏其机对辩速。后安为扬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道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后世即以赠扇为勉励赴任之官施行仁政、造福百姓之典。
2、班姬题扇:源出《怨歌行》:“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绢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四十三“班婕妤”“乐府题解”:“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汉成)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妹,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参阅《汉书.外戚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彭龄《善为不龟手之药1赋》:
此日吴门丐者
2,已瞻烜赫3于华轮;当时鹿上帡人4,犹自辛勤于寒冰。
注释:
1、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2、吴门丐者:注者以为指上文百金买药者。
3、烜赫:昭著,显赫,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以言事为罪,无烜赫之恶。
4、鹿上帡人:帡字或为洴字之误,指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汝鹰《毕卓持螯1赋》:
快此际癸尊
2同列,半杂红姜;忆尔时丁港低擒,一枝红蓼。(逆挽法)
注释:
1、毕卓持螯: 典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毕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2、癸古方尊:青铜酒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O题前翻跌
文忌平铺直泻,赋亦如之。赋之得机得势,莫妙于题前用翻笔,跌起全题;下段转到题面,顺题写去,便势如破竹矣。此等笔法,最宜则效。
顾莼《鹊桥1赋》:
非无亘汉之虹,安得跨虹
2而去也(跌起鹊字);亦有支机之石3,岂能鞭石4以成之(跌起桥字)。
注释:
1、鹊桥:语出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权德舆《七夕》诗:今日云軿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2、跨虹:喻拱形桥。北周庾信《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
3、支机石:汉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4、鞭石成桥:《三齐略》: 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犹赤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