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征服

略说一首五律的用韵

   关闭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13 13:57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2-13 13:36
何为“拗句”?有拗救行为的句子才叫拗句。有本句拗救、对句拗救。你不要偷换概念。梅花山人的那句没有拗 ...

以正朔观论,李杜就是诗国的王者。在没有被推翻之前,他们的写法就是权威。即使被推翻,也应该持有一定的礼数,并承认历史事实。至于滥用问题,我的观点是,和尚摸得,不代表人人一定摸得。和尚摸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摸的,中间是不是有什么内情,比如救死扶伤之类,这个要谨慎,多思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3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1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13 14:5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3 13:45
你的定义错误。拗,只是不符合标准律句的意思,只记述一种状态,而非记述一个过程。和拗了以后就没救没有 ...

有拗就必须要救,这是原则。

拗是何意?是违逆的意思。是你违背了律诗的平仄分布规律。说的严重点,是你违了“诗礼”,是犯了错误,所以必须要改正错误,所以才要去“拗救”。

小的“违律”可以通过“拗救”的方式来弥补,但是一些严重的“大拗”就不是可以通过“拗救”就能弥补的了,那就相当于是“犯罪”,要被抓进“监狱”里去才可。这种诗就不再是律诗,就会被逐出律诗的神圣殿堂。

所以说,别小看律诗,他体现着政治哲学在里面,和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是挂钩的。一个人怎样写诗就可以观察出你的人品,在科考时就能考察出来。李白的诗就经常出律、出格,不按常规去写。所以从他的诗品就看出了人品,那些有阅历的大臣就能通过这一点观察出来。别以为如观是信口开河,我都是认真地在说。

你所说的凡是仄韵脚的句子就没有孤平之说,那样就太宽泛了,如果都象你这样一点一点地宽泛下去,“律不成律”,那律诗体系就被破坏了,这和《周礼》被废是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7-2-13 14:37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12 17:31
这个帖子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哪里是出不出律之事,而是吟者惯用的伎俩,1,借以贬损平水韵为方言韵, ...

瞎说!吟者何时何地贬损平水韵为方言韵了?纯属栽赃陷害嘛!
1)据悉,吟者一直都在强调平水韵基于中古读书音语音系统,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皮毛关系,中古读书音为皮,平水韵是附着于中古读书音上的毛。中古读书音又是什么?还不就是当时的官话——普通话吗?
吟者只是说过时下一些朋友是在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而且不只一次地说过,我也跟着学说过。可这与贬损平水韵为方言韵能同日而语吗?你到底什么逻辑呀?
2)什么又叫贴上生帖宣传呀?君等在拙作下赐玉多多,我曾单帖回复,结果两度被删除,只好作为附录贴上,以免于礼有失,难道这也成罪过了吗?
3)尊驾若是有话想对吟者说,尽管找吟者说去,在我征服帖下吟者长吟者短的,是何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3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7-2-13 17:56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12 17:36
‘个人认为楼主的这篇文章还算是有论点、有论据的,并且文中所指出的所示作品不合格律的缺陷也是基本正确 ...

谁不知道若按《东南韵》,醒在此作平声用呀?问题是你把那帖贴到了我的帖下,与我这个没有任何东南韵背景或粤语韵背景的广义北方人交流,那就应该采用现代读书音才是。否则在广大国人看来,律诗的音乐美安在?是不是呀?
须知,在现代读书音系统中,斜是读作xie(阳平)的,些是读作xie(阴平)的,而巴、沙却是读作ba(阴平)、sha(阴平)的,前后根本不能通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达人们也都是这么读的。
怯怯地问一句:你知道你们那个小圈子有多小吗?只顾自己玩得痛快而丝毫不顾他人感受的人还配成诗人吗?你就不能替十数亿全国人民考虑一下吗?望着数以千万计年轻学子渴望为诗(格律诗)的笑脸,你们兀自在那儿故弄玄虚,又于心何忍呢?:-o

点评

过去学习诗词,主要是通过老年大学,而那里是用新韵的。采用平水韵的诗词爱好者基本都是自发,并没有人强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3 19:16
我倒是觉得,梅花山人可能是唐宋人转世,或有上仙点化,没准儿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呢…… 即便梅花山人等人也属肉眼凡胎,彼等若是纯粹为了玩,倒也无可厚非,标上所采用的某地方言不就可以了吗?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3 1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22

回帖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发表于 2017-2-13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2-13 17:50
谁不知道若按《东南韵》,醒在此作平声用呀?问题是你把那帖贴到了我的帖下,与我这个没有任何东南韵背景 ...

我倒是觉得,梅花山人可能是唐宋人转世,或有上仙点化,没准儿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呢……
即便梅花山人等人也属肉眼凡胎,彼等若是纯粹为了玩,倒也无可厚非,标上所采用的某地方言不就可以了吗?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22

回帖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发表于 2017-2-13 1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12 17:31
这个帖子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哪里是出不出律之事,而是吟者惯用的伎俩,1,借以贬损平水韵为方言韵, ...

若不是诗界庸官懒政,现代读书音早就成为全国性的正统诗韵了。诗韵事关受众群体,更关乎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兴衰,怎成无谓之争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3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13 19:33 编辑
征服 发表于 2017-2-13 17:50
谁不知道若按《东南韵》,醒在此作平声用呀?问题是你把那帖贴到了我的帖下,与我这个没有任何东南韵背景 ...

过去学习诗词,主要是通过老年大学,而那里是用新韵的。采用平水韵的诗词爱好者基本都是自发,并没有人强制。诗词学会转型成为民间组织。双轨制实际上也就是向代表民间的平水韵妥协整合收编,否则只能造成人为的强制性割裂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